[實用新型]一種烤房燃燒室的煙熱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37225.6 | 申請日: | 2013-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01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順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順坤 |
| 主分類號: | F24H3/06 | 分類號: | F24H3/06;F26B2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6300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燒室 分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蠶繭烘烤房,尤其是一種烤房燃燒室的煙熱分離裝置,屬于農產品烘烤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我國南方蠶區,現有烘烤房的熱風熏繭后即向烤房外面排除,燃燒室的構造無法分離火煙與熱量,不能循環利用熱風,造成熱能浪費,從而成本過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普通烘烤房的燒火室無法分離火煙與熱量、熱風不能循環利用的缺陷,提供了一種燃燒室的煙熱分離裝置,適用于我國南方各桑蠶區烘烤蠶繭。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燃燒室的煙熱分離裝置,由燃燒室外殼5、爐膛11、燃燒腔6、爐篩15、灰坑箱13、耐火磚9、耐高溫金屬管8、隔板14、排煙管3、熱風管2、回收管4、電機7組成,其特征是,所述爐膛11主體呈長方體形狀,其四面分別標號為A、B、C、D,頂部呈梯形狀,所述燃燒室外殼5四面與爐膛11四面圍成空腔12,燃燒室外殼5與爐膛11頂部圍成空腔10,空腔10的ACD三邊用隔板14焊接密封,B面留空通風,所述耐火磚9砌堆在燃燒腔6的四周并緊貼爐膛11的四面內壁,所述耐高溫金屬管8分三層每相鄰兩層互相垂直安設在耐火磚9上,其兩端口在爐膛11的A、B、C、D四面外壁露出與空腔12相通,所述隔板14焊接在耐高溫金屬管8露口的爐膛11四面外壁與燃燒室5外殼之間,把空腔12隔成定向流動空間16,所述熱風管2一端接到所述空腔12里,從燃燒室外殼5伸出經過電機7再伸進烤房主體1里,所述排煙管3緊接在爐膛11頂端,穿出燃燒室外殼5后向下彎曲接進烤房主體1里,所述回收管4從烤房主體1里出來后接進燃燒室外殼5頂部里,其端口與空腔10連通,所述爐篩15安設在燃燒腔6底部,所述灰坑箱13安設在爐篩15下底部。
耐高溫金屬管8在數量上可以是21根以上,可分三層以上安放,每兩根之間有間距,不能貼緊靠放,否則燃燒腔6里的火煙就無法穿過,所述耐火磚9堆砌的高度為100厘米以上。當烤房主體1內的暖風經過回收管4進入空腔10沿B面下流,沿著爐膛11的外壁按B面→上層耐高溫金屬管8內壁→D面的定向流動空間16→C面的定向流動空間16→中層耐高溫金屬管8內壁→A面的定向流動空間16→B面的定向流動空間16→下層耐高溫金屬管內壁→D面,按照這樣的方向順序三進三出三層耐高溫金屬管8后在D面沿空腔12流到熱風管2,耐高溫金屬管8被火燒后產生熱量,迫使通過其內的暖風溫度升高變為熱風在電機7的抽動力的作用下,再由熱風管2進入烤房主體1里烤繭。燃燒腔6產生的火煙向上穿過三層耐高溫金屬管8每兩根的外壁間距進入排煙管3,火煙不會穿進到耐高溫金屬管8的內壁管道里,這樣就達到了火煙與熱量分離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該裝置后,火煙與熱風不共同一通道,燃燒膛11里的火煙與熱風分離,熱風送進烤房主體1里烤繭后又回收循環利用,達到節約熱能、節約成本的目的,同時該裝置具有制作容易、操作簡單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烤房燃燒室的煙熱分離裝置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烤房燃燒室的煙熱分離裝置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烤房燃燒室的煙熱分離裝置的爐膛11結構示意圖;其中圖3-1是爐膛11外壁AD面結構示意圖;圖3-2、圖3-3分別是爐膛11AB面、BC面結構示意圖。
圖4-1本實用新型一種烤房燃燒室的煙熱分離裝置爐膛11頂部及隔板14示意圖;圖4-2是燃燒室外殼5三面結構示意圖;圖4-3是燃燒室外殼5與爐膛11圍成的空腔10、空腔12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烤房燃燒室的煙熱分離裝置爐膛11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5中,標號對應的名稱:1-烤房主體,2-熱風管,3-排煙管,4-回收管,5-燃燒室外殼,6-燃燒腔,7-電機,8-耐高溫金屬管,9-耐火磚,10-燃燒室外殼5與爐膛11頂部圍成的空腔,11-爐膛,12-外殼5與爐膛11外壁圍成的空腔,13-灰坑箱,14-隔板,15-爐篩,16-定向流動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順坤,未經劉順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3722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