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溫可控的風機盤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36393.3 | 申請日: | 2013-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288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黃翔;孫哲;薛運;劉佳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1/00 | 分類號: | F24F1/00;F25B2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羅笛 |
| 地址: | 710048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溫 可控 風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空調制冷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溫可控的風機盤管。
背景技術
目前,蒸發冷卻空調水-空氣系統已經在我國新疆等干燥地區的多個實際工程中廣泛采用。該系統具有節能、環保、高效、經濟等特點。但受室外干濕球溫度的影響,該系統中蒸發冷卻冷水機組的出水溫度易波動,不具有穩定性,造成了室內末端風機盤管供水溫度的波動,從而導致室內溫度的波動。另外,通常蒸發冷卻冷水機組產生的冷水水溫高于室內空氣的露點溫度,風機盤管干工況運行,不能進行除濕。在溫濕度獨立控制系統中,如果新風不能完全承擔濕負荷,那么就會導致室內的濕度增大。
半導體制冷技術是一門新興的制冷技術,具有對環境友好、無震動、無噪音、可靠性高、安裝容易等特點。但受能效比較低的影響,沒有廣泛的被采用。采用水冷的方式縮小冷熱端溫差,可提高半導體制冷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溫可控的風機盤管,利用半導體制冷技術對供水溫度進行輔助調節,從而實現了水溫可以控制,工況可以控制,出風溫度穩定,半導體制冷能效比較高。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溫可控的風機盤管,包括機組后側和前側分別設置的風機和送風口,機組側壁上設置有供水接口,供水接口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供水接口與半導體制冷裝置的進水口相連接,半導體制冷裝置通過管道與盤管連接,盤管的出水口與回水接口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
還包括與半導體制冷裝置相連接的變壓器。
還包括機組底部設置的凝水盤,凝水盤上設置有凝水接口。
半導體制冷裝置的結構為,由平行設置的半導體材料分隔成的外、內、外三個通道,兩個外通道為半導體制冷裝置熱通道,內通道為半導體制冷裝置冷通道,半導體制冷裝置冷通道和兩個半導體制冷裝置熱通道分別形成半導體制冷裝置的三個出水口,半導體材料靠近進水的一端口設置有可使進水導向流入半導體制冷裝置冷通道或半導體制冷裝置熱通道的導流片。
盤管為逆流換熱器。
本實用新型風機盤管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的風機盤管可對采用蒸發冷卻冷水機組的水-空氣系統供水溫度進行調節,實現供水溫度的穩定。
(2)本實用新型的風機盤管可按照用戶需要設定干工況(入口水溫16~18℃)及濕工況(入口水溫7~9℃)兩種工況水溫,實現降溫和除濕的雙重需要。
(3)本實用新型的風機盤管采用水冷式半導體制冷裝置,能效比比傳統半導體制冷相比較高。
(4)本實用新型的盤管采用逆流式,實現了換熱效率的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風機盤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風機盤管中半導體制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風機盤管中盤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風機,2.半導體制冷裝置,3.盤管,4.凝水盤,5.供水接口,6.回水接口,7.凝水接口,8.送風口,9.變壓器,10.溫度傳感器,11.半導體制冷裝置冷通道,12.半導體制冷裝置熱通道,13.半導體材料,14.導流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風機盤管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機組后側和前側分別設置的風機1和送風口8,機組側壁上設置有供水接口5,供水接口5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0,供水接口5與半導體制冷裝置2的進水口相連接,半導體制冷裝置2通過管道與盤管3連接,盤管3的出水口與回水接口6相連接。
還包括與半導體制冷裝置2相連接的變壓器9。
還包括機組底部設置的凝水盤4,凝水盤4上設置有凝水接口7。
半導體制冷裝置2的結構如圖2所示,由平行設置的半導體材料13分隔成的外、內、外三個通道,兩個外通道為半導體制冷裝置熱通道12,內通道為半導體制冷裝置冷通道11,半導體制冷裝置冷通道11和兩個半導體制冷裝置熱通道12分別形成半導體制冷裝置2的三個出水口,半導體材料13靠近進水的一端口設置有可使進水導向流入半導體制冷裝置冷通道11或半導體制冷裝置熱通道12的導流片14。半導體制冷裝置2水路入口接口一個,出口接口三個。
盤管3為逆流換熱器,結構如圖3所示。
本實用新型風機盤管的工作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工程大學,未經西安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3639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