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組合象棋有效
申請號: | 201320734734.3 | 申請日: | 2013-11-20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161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發明(設計)人: | 樊玉嶺 | 申請(專利權)人: | 樊玉嶺 |
主分類號: | A63F3/02 | 分類號: | A63F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維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0540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 象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象棋,尤其是一種組合象棋。?
背景技術
常見的棋組有象棋、圍棋等,近幾年象棋、圍棋等傳統棋類的變體大量涌現,但沒有一種棋可以將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多人中國象棋和多人國際統一在一副象棋中,這就意味著有多種愛好的棋手需要購買多種棋,不僅對棋手產生經濟浪費,而且多副棋還會占用更多空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同時進行多人博弈的組合象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組合象棋,包括棋盤,其特別之處在于:棋盤由4種可拼接棋盤板塊組成,分別為正方形棋盤板塊和三組矩形棋盤板塊,每個棋盤板塊的邊緣設置轉軸環;?
所述三組矩形棋盤板塊分別為第一矩形棋盤板塊、第二矩形棋盤板塊和第三棋盤板塊;所述正方形棋盤板塊具有8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第一矩形棋盤板塊具有2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第三矩形棋盤板塊具有4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正方形棋盤板塊、第一矩形棋盤板塊和第二矩形棋盤板塊中的棋盤格大小相同;所述第三矩形棋盤板塊的長度與第二矩形棋盤板塊的長度一致。
所述轉軸環內設置有絲杠,絲杠插入轉軸環內通過螺母固定。?
所述正方形中心棋盤板塊的數量為1個,第一矩形棋盤板塊和第二矩形棋盤板塊的數量分別為4個,第三矩形棋盤板塊的數量為2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組合象棋可以拼接成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多人中國象棋和多人國際象棋,多人象棋和多人國際象棋及多種棋盤同時組合出可供多人博弈,多人象棋和多人國際象棋可供三四人同時博弈,不會占用過多空間,也節省資源,提高玩家在合作中競爭的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方形棋盤板塊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矩形棋盤板塊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矩形棋盤板塊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矩形棋盤板塊示意圖;
圖5為第一、第二矩形棋盤板塊和正方形棋盤板塊組合成多人中國象棋棋盤的示意圖;
圖6為正方形棋盤板塊和第一矩形棋盤板塊組合成多人國際象棋棋盤的示意圖;
圖7為第二矩形棋盤板塊和第三矩形棋盤板塊組合成中國象棋棋盤的示意圖;
圖8為兩個第二矩形棋盤板塊組合的國際象棋的示意圖。
其中:1.?正方形棋盤板塊;2.第一矩形棋盤板塊;3.第二矩形棋盤板塊;4.第三矩形棋盤板塊;5.轉軸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4,一種組合象棋,包括棋盤,棋盤由4種可拼接棋盤板塊組成,分別為正方形棋盤板塊1和三組矩形棋盤板塊,每個棋盤板塊的邊緣設置作為連接件的轉軸環;?
三組矩形棋盤板塊分別為第一矩形棋盤板塊2、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和第三矩形棋盤板塊4;所述正方形棋盤板塊1具有8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第一矩形棋盤板塊2具有2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第三矩形棋盤板塊3具有4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正方形棋盤板塊1、第一矩形棋盤板塊2和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中的棋盤格大小相同;所述第三矩形棋盤板塊4的長度與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的長度一致。
轉軸環5內設置有絲杠,絲杠插入轉軸環5內通過螺母固定。?
正方形棋盤板塊1的數量為1個,第一矩形棋盤板塊2和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的數量分別為4個,第三矩形棋盤板塊4的數量為2個。?
組合象棋的棋子包括通過四種顏色進行區分的國際象棋子192枚、中國象棋子100枚;國際象棋棋子包含有八兵、二車、二馬、二象、一后和一王,四種顏色的棋子各16枚,共計64枚棋子,根據國際象棋兵的升變規則,各色棋子再配八車、八馬、八象和八后,這樣就共計128枚棋子;?
中國象棋子中的兩組象棋,其中一組用紅色和藍色區分,皆包含十四卒、二炮、二馬、二車、二象、二土和一將,另外一組象棋為黃色和綠色,皆包含十四兵、二炮、二馬、二車、二象、二士和一帥,各色25枚,共計100枚棋子。每組棋子比中國象棋棋子多出9枚卒和兵只在多人中國象棋棋盤上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樊玉嶺,未經樊玉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3473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