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壓縮機吸氣腔的消音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32880.2 | 申請日: | 2013-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092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黎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丹甫制冷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39/00 | 分類號: | F04B3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吳彥峰 |
| 地址: | 62046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縮機 吸氣 消音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壓縮機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壓縮機吸氣腔的消音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小型活塞式壓縮機是從電機接受動力,對制冷劑進行壓縮,從而提高制冷劑壓力的機械裝置。它普遍地應用于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并且在工業上也有廣泛的應用。?
通常,對壓縮機噪音的控制直接關系到壓縮機應用到整機產品上的整機噪音,目前人們對產品低噪音、靜音等要求日益明顯,尤其是像空調、冰箱、飲水機等家電制冷產品,傳統的壓縮機消音結構,即在壓縮機氣缸上整體鑄造成型的制冷劑流動通道及消音結構,其制造工藝復雜,加工難度大且其消音效果及其氣缸結構的限制,對噪音控制的不夠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消音效果明顯的多級壓縮機吸氣腔的消音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壓縮機吸氣腔的消音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結構包括一級吸氣消音腔、二級吸氣消音腔和三級吸氣消音腔,所述一級吸氣消音腔和二級吸氣消音腔由下腔體及T型隔板組成,所述T型隔板與下腔體形成兩個密閉的消音腔,在處于該兩消音腔中的T型隔板上開有第二吸氣通道、第三吸氣通道和漏油孔,所述T型隔板的底端插入到所述下腔體內,所述的下腔體上開有第一吸氣通道和漏油孔;所述三級排氣消音腔設置上腔蓋,在上腔蓋上開有吸氣消音通道。
作為優選,所述上腔蓋上設置限位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上腔蓋上設置加強筋。?
作為優選,所述加強筋位于吸氣消音通道兩側。?
作為優選,所述三級吸氣消音腔是由塑料件組合構成的腔體。?
作為優選,所述下腔體的第一吸氣通道的孔徑大小為5.5mm,第二吸氣通道和第三吸氣道的孔徑大小為5.2mm。?
作為優選,所述漏油孔的孔徑大小為1.5mm。?
作為優選,所述限位結構的直徑大小為4mm。?
采用上述結構,形成了獨立的消音結構,具體消音原理是:當制冷劑氣體經過吸氣腔中的第一吸氣通道吸入第一級吸氣消音腔(第一次降低吸氣脈動)時,再從第二吸氣通道吸入二級吸氣消音腔(第二次降低吸氣脈動),最后通過第三吸氣通道吸入三級消音腔(第三次降低吸氣脈動),從而可以降低壓縮機吸氣振動和噪聲值。?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結構獨立,層次分明、降噪效益效果明顯,制造難度小、成本低。?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壓縮機吸氣腔的消音結構,該消音結構包括一級吸氣消音腔1、二級吸氣消音腔2和三級吸氣消音腔3,所述一級吸氣消音腔1和二級吸氣消音腔2由T型隔板5及下腔體4組成,所述T型隔板5與下腔體4形成兩個獨立的消音腔,在所述下腔體4上開有兩個漏油孔4b、4c,所述的下腔體4上布有第一吸氣通道4a;所述的“T”形隔板5上端開有一個漏油孔5c,所述的T型隔板5上布有第二吸氣通道5a和第三吸氣通道5b;所述的T型隔板5的第三吸氣通道5b底端插入到所述下腔體4內;所述三級吸氣消音腔由上腔蓋6及T型隔板5組成,所述上腔蓋頂部開有一個長方形吸氣消音通道6a,所述的上腔蓋6頂部有兩小圓柱6b、6d,底部有兩加強筋6c、6e,?加強筋6c、6e設置在吸氣消音通道6a兩側。
所述三級吸氣消音腔是由塑料件組合構成的腔體。?
所述第一吸氣通道4a孔徑大小為5.5mm,第二吸氣通道5a、第三吸氣通道5b大小為5.2mm。?
所述漏油孔4b、4c、5c的孔徑大小為1.5mm。?
所述限位結構6b、6e的直徑大小為4mm。?
制冷劑氣體經過吸氣腔中的第一吸氣通道4a吸入第一級吸氣消音腔1時,第一次降低吸氣脈動,再從第二吸氣通道5a吸入二級吸氣消音腔2,第二次降低吸氣脈動,最后通過第三吸氣通道5b吸入三級消音腔3,第三次降低吸氣脈動,從而可以降低壓縮機吸氣振動和噪聲值。?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丹甫制冷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丹甫制冷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328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空壓機熱能回收裝置
- 下一篇:洋流能發電與貝殼養殖共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