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風、光發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32362.0 | 申請日: | 2013-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480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海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海霞 |
| 主分類號: | F03D9/00 | 分類號: | F03D9/00;F03D1/06;F03D7/04;F03D11/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濱生 |
| 地址: | 26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電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發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風、光發電機。
背景技術
???風能和太陽能都是潔凈、儲量極其豐富的可再生資源。?風能發電就是利用自然風為動力,推動葉片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當沒有風時就不能發電,同時現有技術中,風力發電機的葉片有固定式和可變漿式,其中可變漿式的風力發電機可以通過葉片的變槳,使得葉片的迎風面積變化,起到提高發電量、保護葉片的目的。目前,葉片的變槳結構一般采用電機帶動葉片變槳,變槳結構復雜,成本較高,同時要需要消耗電能。光能發電就是利用太陽能,太陽光照射在光伏板上產生光伏效應,進而產生電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風、光發電機,通過在葉片上設置光伏發電板,實現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一體機,充分利用風能和太陽能;并且還設置有彈簧機構使葉片變槳,通過簡單的結構實現葉片變槳,降低了成本。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風、光發電機,包括發電機和若干葉片,所述葉片設置在所述發電機的轉軸上,所述葉片上固定有光伏發電板,所述葉片的根部具有連接軸,所述發電機的轉軸上固定有彈簧機構,所述連接軸與所述彈簧機構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彈簧機構包括套管和彈簧鋼板,所述套管固定在所述發電機的轉軸上,所述彈簧鋼板位于所述套管內,所述彈簧鋼板的外端固定在所述套管上,所述彈簧鋼板的內端固定在所述連接軸上。
為了彈簧鋼板與所述套管和連接軸的連接方便、牢固,所述彈簧機構還具有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的一端與所述彈簧鋼板的外端固定,所述第一連接板的另一端與所述套管固定;所述第二連接板的一端與所述彈簧鋼板的內端固定,所述第二連接板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軸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與所述彈簧鋼板是一體的。
為了對葉片的穩定以及變槳的限位,所述彈簧機構還設置有內套管,所述內套管固定在所述發電機轉軸上,所述連接軸位于所述內套管內,在所述內套管上開設有一個通孔,所述第二連接板穿過所述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通孔為所述內套管的圓周的1/4。
進一步的,在所述內套管與所述連接軸之間設置有軸承。
為了彈簧機構固定牢固、方便,所述發電機的轉軸上固定有轉盤,所述彈簧機構固定在所述轉盤上。
進一步的,所述轉盤上固定有支撐板,所述彈簧機構固定在支撐板上。
進一步的,在支撐板上開設有所述連接軸穿過的圓孔,在所述支撐板的圓孔周圍還設置有凹槽;在連接軸的端部設置有徑向的銷孔,在銷孔內設置有彈簧銷,彈簧銷的端部在凹槽內移動。
進一步的,在所述支撐板上開設有頂桿孔,當所述連接軸拆卸時,在所述頂桿孔內插入頂桿,推動所述彈簧銷的端部進入所述銷孔內。
為了葉片的牢固,在所述連接軸上還設置有軸承,所述軸承固定在軸承座上,所述軸承座固定在所述轉盤上。
進一步的,所述光伏發電板固定在所述葉片的正面和背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光伏發電板覆蓋所述葉片的外表面。
為了跟蹤風向,提高風能發電量,所述發電機位于機殼內,所述機殼的尾部設置有風向尾翼,所述機殼可轉動的連接在支撐塔上。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搭外側固定有若干反光鏡。
進一步的,所述機殼的上設置有凹面反光鏡。
進一步的,所述葉片為三個或者三個以上。
進一步的,在所述發電機轉軸上設置有集電環,所述集電環的外側具有與輸出電路連接的碳刷;所述光伏發電板的兩極通過導線與所述集電環的內側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光發電機,通過在葉片上設置光伏發電板,實現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一體機,充分利用風能和太陽能;并且還設置有彈簧機構使葉片變槳,通過簡單的結構實現葉片變槳,降低了成本;使得葉片的迎風面積變化,避免葉片速度過快,損壞發電機或者葉片;同時通過彈簧機構變槳,使得葉片的轉速均勻。通過設置轉盤以及軸承使得葉片的固定牢固。通過在支撐塔上設置有若干個凹面反光鏡,將照射到凹面反光鏡上的光反射到光伏發電板上,充分利用太陽能和光伏發電板,提高發電效率。
結合附圖閱讀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后,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風、光發電機的第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分離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取下轉盤罩后,轉盤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海霞,未經陳海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323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加固套筒式法蘭
- 下一篇:一種簡易DIY節水發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