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噴淋式循環冷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29280.0 | 申請日: | 2013-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76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林真源;陳光武;陳智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恒杰塑業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5/16 | 分類號: | B29C35/1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博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崢 |
| 地址: | 350307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淋 循環 冷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噴淋式循環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管材的冷卻方式一般為浸泡式冷卻,該方式冷卻有許多缺點,特別是對于低產量的設備來說該冷卻方式對產品外觀會產生不良影響,如麻點、凹凸、不光滑等等,影響了產品最終的成品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有效對管材進行冷卻的噴淋式循環冷卻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噴淋式循環冷卻裝置,包括固定管材的支架,支架上設置有環形套管,所述環形套管上開設有多個出水孔,所述出水孔朝向環形套管的中心,所述環形套管上設置有進水管,進水管的另一端與外界水源相通,所述進水管上設置有球形開關。
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環形套管可拆的設置在支架上。
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支架底部設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上設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設置有過濾器,所述出水管與環形套管的進水管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新型結構的噴淋式循環冷卻裝置,應用在63mm以上的管材上,環形套管的內表面略大于管材,將浸泡式修改為噴淋式冷卻,當管材通過環形套管時,環形套管上的出水孔對套管進行噴水,水通過進水管從外界引入,可以通過一個水泵來實現,進一步,水泵通過球形開關調節,調節整個噴淋式循環冷卻裝置的進水量,采用這種冷卻方式,避免了水直接與產品表面相接觸,排除了水質對產品的影響,避免了管材出現麻點、凹凸、不光滑等現象,另外,由于水速可調,可以控制產品的冷卻速度,從而保證了產品的外觀質量。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噴淋式循環冷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1-支架;2-環形套管;3-出水孔;4-進水管;5-球形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請參閱圖1,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噴淋式循環冷卻裝置,包括固定管材的支架1,支架1上設置有環形套管2,所述環形套管2上開設有多個出水孔3,所述出水孔3朝向環形套管2的中心,所述環形套管2上設置有進水管4,進水管4的另一端與外界水源相通,所述進水管4上設置有球形開關。
新型結構的噴淋式循環冷卻裝置,應用在63mm以上的管材上,環形套管2的內表面略大于管材,將浸泡式修改為噴淋式冷卻,當管材通過環形套管2時,環形套管2上的出水孔3對套管進行噴水,水通過進水管4從外界引入,可以通過一個水泵來實現,進一步,水泵通過球形開關5調節,調節整個噴淋式循環冷卻裝置的進水量,采用這種冷卻方式,避免了水直接與產品表面相接觸,排除了水質對產品的影響,避免了管材出現麻點、凹凸、不光滑等現象,另外,由于水速可調,可以控制產品的冷卻速度,從而保證了產品的外觀質量。
本實施例中,所述環形套管2可拆的設置在支架1上,可以根據不同大小的管材,選擇不同大小的環形套管2,而且可以設置不同大小的出水口,實現了出水速度的不同,進一步的實現管材的多種不同方式的冷卻。
上述可拆連接可以采用螺紋連接實現,即在環形套管2的底部設置有延邊,延邊上設置有固定孔,螺紋穿過固定孔并與支架1配合將環形套管2牢固的固定在支架1上,當然,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可拆連接也可以是卡扣連接等方式,本實用新型并不做具體限制。
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架1底部設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上設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設置有過濾器,所述出水管與環形套管2的進水管4相連。
蓄水槽可以將冷卻過支架1的水有效的收集,并沉淀降溫,通過出水管向外流出,被過濾器過濾后,再通過進水管4對套管進行冷卻,對水進行有效收集,防止浪費,出水管的出水口應該設置高于蓄水槽底部,防止了沉淀在蓄水槽底部的污漬流入出水管。當然,可以在蓄水槽的底部設置排污口,對污漬進行有效去除。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恒杰塑業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福建恒杰塑業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292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硼硅防爆玻璃罩制造方法
- 下一篇:玻璃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