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腔鼻膽引流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26905.8 | 申請日: | 2013-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60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許洪偉;李賓;劉慧;秦成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立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25/10 | 分類號: | 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銀 |
| 地址: | 25002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腔鼻膽 引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既可以將膽汁引流到腸腔內,也可以將膽汁引流到體外的雙腔鼻膽引流管。
背景技術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是消化內科常見的急重癥,對于上述病癥,盡快解除膽道梗阻,引流化膿膽汁是首要治療措施。目前,內鏡下鼻膽管引流術(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ENBD)為首選治療。
ENBD是一種簡便有效的膽汁外引流方式,它是通過內鏡技術將鼻膽管前端放入膽道,另一端從鼻引出,通過鼻膽引流管可以引流出膽管內的感染性膽汁,解除膽道梗阻,消退黃疸,控制炎癥,而且通過鼻膽引流管可反復沖洗、藥物灌注,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隨著技術的更新,目前應用于臨床的鼻膽引流管已不容易從膽管中脫出,引流效果明顯。但是這些鼻膽引流管只能起到膽汁外引流的作用,即膽汁由膽管內引流到體外。膽汁中含有大量的膽鹽和磷脂等有益物質,膽汁丟失過多容易導致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和營養不良。對于膽系梗阻或高齡的化膿性膽系結石并感染的患者,過度的膽汁外引流導致膽汁的大量丟失,不利于疾病的恢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腔鼻膽引流管,該引流管既可以膽汁外引流也可以膽汁內引流。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雙腔鼻膽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體,還包括附件,所述的引流管主體包括頭部和體部,所述的頭部為雙腔管,頭部包括外引流管道和內引流管道;外引流管道一端彎曲呈圓弧狀,外引流管道另一端與體部相連通,外引流管道彎曲部分的末端設有一個直孔,外引流管道彎曲部分的側面設有兩組外引流管道側孔;內引流管道的上端設有內引流管道上口,內引流管道的下端設有內引流管道下口,內引流管道側壁的上部并列設有四個內引流管道側孔;所述的附件包括外接頭和輔助裝置。
所述外接頭包括接頭管、墊片和堵塞,所述接頭管的結構為在一圓柱形管的一端設有錐形管構成,所述堵塞與接頭管的圓柱形管部分相配合,墊片位于接頭管與堵塞之間。
所述輔助裝置為圓管,輔助裝置的兩端對稱的設有向外擴散的漏斗狀結構。
所述的兩組外引流管道側孔相互錯開,每組外引流管道側孔的數量為四個且并列設置。
所述內引流管道上口和內引流管道下口相對于所述外引流管道均呈斜角。
所述引流管主體總長200厘米,引流管主體外徑3.3毫米,所述頭部長15厘米,所述體部長185厘米,所述外引流管道和內引流管道的內徑均為1.6毫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頭部自然狀態下彎曲呈豬尾狀,引流管置入或留置時不易移位、脫出。
2、鼻膽引流管的頭部為雙腔管,放置后,膽汁既可以順著外引流管道引流到體外,也可以順著內引流管道流入十二指腸內。
3、由于外引流管系統管徑的限制,在需要膽道沖洗的時候,鼻膽管內引流系統對外引流系統影響極小。
4、如需要較長時間的放置,可關閉外引流管道,膽汁可順著內引流管道流入腸腔,避免了膽汁的過度丟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引流管主體取直狀態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頭部,11外引流管道,12內引流管道,111外引流管道側孔,121內引流管道側孔,122內引流管道上口,123內引流管道下口,2體部,3外接頭,31接頭管,32墊片,33堵塞,4輔助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雙腔鼻膽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體,還包括附件,所述的引流管主體包括頭部1和體部2,所述的頭部1為雙腔管,頭部1包括外引流管道11和內引流管道12;外引流管道11一端彎曲呈圓弧狀,外引流管道11另一端與體部2相連通,外引流管道11彎曲部分的末端設有一個直孔,外引流管道11彎曲部分的側面設有兩組外引流管道側孔111;內引流管道12的上端設有內引流管道上口122,內引流管道12的下端設有內引流管道下口123,內引流管道12側壁的上部并列設有四個內引流管道側孔121;所述的附件包括外接頭3和輔助裝置4。
所述外接頭3包括接頭管31、墊片32和堵塞33,所述接頭管31的結構為在一圓柱形管的一端設有錐形管構成,所述堵塞33與接頭管31的圓柱形管部分相配合,墊片32位于接頭管31與堵塞33之間。
所述輔助裝置4為圓管,輔助裝置4的兩端對稱的設有向外擴散的漏斗狀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立醫院,未經山東省立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269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