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投射式電容觸摸屏的走線結構及投射式電容觸摸屏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25793.4 | 申請日: | 2013-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82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華;王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4 | 分類號: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開曼群島大開曼*** | 國省代碼: | 開曼群島;KY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投射 電容 觸摸屏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觸控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投射式電容觸摸屏的走線結構及投射式電容觸摸屏。
背景技術
投射式電容觸摸屏是通過檢測驅動電極與接收電極之間的耦合電容來確認有無觸摸。如圖1,當有手指觸摸時,由于手指會吸走部分電場線,造成驅動電極11與接收電極12之間的耦合電容Cm1較沒有手指時的耦合電容Cm0小,以此變化來檢測有無觸摸發生。投射式電容觸摸屏的結構通常分為兩種:雙層導電層—如雙層ITO(DITO)結構和單層導電層—如單層ITO(SITO)結構。如圖2-1,DITO結構中,一層ITO作為驅動電極21,另一層ITO作為接收電極22;如圖2-2,SITO結構中,在同一個平面形成驅動電極21與接收電極22,在其中一電極為自然連通的情況下,另一電極可以采用金屬或ITO架橋23來連通。
對于DITO結構,具體實現方式一般有如下三種:第一種,如圖3-1,驅動電極31和接收電極32分別制作在基材33的兩面,然后通過透明光學膠34與蓋板35粘接;第二種,如圖3-2,驅動電極31制作在基材33上,接收電極32做在蓋板35上,二者通過透明光學膠34粘接;第三種,如圖3-3,驅動電極31與接收電極32分別制作在基材33上,然后二者與蓋板35通過透明光學膠34粘接。
對于SITO結構,具體實現方式一般有如下兩種:第一種,如圖4-1,驅動電極41與接收電極42都制作在基材43上,然后與蓋板45通過透明光學膠44粘接;第二種,圖4-2,驅動電極41與接收電極42都做在蓋板45上。
可以理解,驅動電極與接收電極是相對概念,一個電極用于驅動,另一電極即用于接收信號,而一個電極也可以既作為驅動電極又作為接收電極,即在驅動的同時接收信號。
無論是DITO結構或是SITO結構,其走線方式均包括單邊走線和雙邊走線,如圖5-1,驅動電極51或接收電極52單邊走線,圖5-2,驅動電極51或接收電極52雙邊走線。可見無論是單邊走線還是雙邊走線,其走線所需的空間都較大,不符合觸控產品窄邊框趨勢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投射式電容觸摸屏的走線結構,旨在解決傳統的觸摸屏走線占用空間較大的問題,以縮小觸控產品的邊框。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投射式電容觸摸屏的走線結構,包括設置于相同介面或不同介面上的第一檢測電極和第二檢測電極,以及自所述第一檢測電極引出的第一導電線路和自所述第二檢測電極引出的第二導電線路,所述第一導電線路的一部分及第二導電線路與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相連接,第一導電線路的另一部分被引至其他介面,于該介面上走線且最終連接至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技術方案:
所述第一導電線路被引出的部分于所述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的相對側通過第二柔性印刷電路板引至其他介面。
所述第一導電線路被引出的部分由所述第二柔性印刷電路板通過異方性導電膜壓焊引至其他介面。
所述第一導電線路被引出的部分于所述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的相對側通過填充有導電介質的過孔引至其他介面。
所述第一檢測電極設于第一基材的表面,第二檢測電極設置于第二基材的表面,所述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通過透明光學膠貼合,所述第一導電線路的一部分被引至所述第二基材的表面,于所述第二檢測電極的兩側走線并連接至所述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
所述第一檢測電極和第二檢測電極分別設于同一基材的兩表面,所述第一導電線路的一部分被引至所述基材的另一面,于所述第二檢測電極的兩側走線并連接至所述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
所述第一導電線路被引出的部分分為兩份或兩份以上且分別引至兩個或多個不同的介面。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投射式電容觸摸屏,包括所述的走線結構。
本實用新型將走線寬度較大的第一導電線路分段設置在不同的介面,通過柔性印刷電路板或導電過孔實現不同介面走線的連接,提高了走線密度,減小了走線寬度,適合觸控產品窄邊化的要求,有利于進一步美化產品的外觀,適合廣泛應用于投射式電容觸摸屏領域。
附圖說明
圖1是投射式電容觸摸屏的觸摸識別原理圖;
圖2-1是現有技術中DITO結構示意圖;
圖2-2是現有技術中SITO結構示意圖;
圖2-3是圖2-2中A區域的放大圖;
圖3-1是現有技術中DITO結構的第一種實現方式;
圖3-2是現有技術中DITO結構的第二種實現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敦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敦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2579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霧化噴嘴
- 下一篇:一種環式無接縫攀巖快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