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分子瀝青基防水粘結材料的智能撒布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25285.6 | 申請日: | 2013-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257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甲辰;楊軍;朱銳;劉虎躍;孫曉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華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E01C19/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宋華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分子 瀝青 防水 粘結 材料 智能 撒布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特別涉及一種高分子瀝青基防水粘結材料的智能撒布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高速公路路網密度的增大、征地拆遷難度的增加,橋梁所占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有的高速公路項目中橋梁所占的比重已高達85%。但是,很多橋梁在未達到設計使用壽命之前,就出現了鋼筋銹蝕、水泥板松散、橋梁結構強度下降等現象,使得橋梁的穩定性、舒適性及安全性均受到了影響。究其原因,橋面鋪裝的設計和施工常常被工程師們忽略,橋面鋪裝層過早破壞情況屢見不鮮。在出現橋面鋪裝大量損壞情況下,固然有瀝青混凝土鋪裝層施工質量等方面因素,但是通過現場調查分析發現,主要原因是外界水分滲入水泥混凝土橋面內產生鋼筋銹蝕,在橋面板發生膨脹之后出現松散、剝落病害。此外,在高溫天氣的影響下,瀝青鋪裝與橋面間的層間溫度較高,現有防水粘結層采用的材料多為瀝青類材料,在常溫下與水泥混凝土板的粘結強度一般不超過0.3MPa,而與瀝青混凝土的粘結強度在0.2MPa左右,易導致大縱坡橋面鋪裝層出現推移和脫層。
為了提高防水粘結層的粘結強度和抗剪切效果,通過在改性乳化瀝青中摻入各組不同比例的高分子材料可有效提高防水粘結層的力學性能。然而,多組分的高分子瀝青基防水粘結材料無法采用常規的瀝青撒布車進行灑布,通常采用人工涂刷的方法進行施工。這種施工工藝會使得防水粘結層施工速度慢,粘結層的均勻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高分子瀝青基防水粘結材料的智能撒布設備。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高分子瀝青基防水粘結材料的智能撒布設備,包括承載車體以及設置于承載車體上的液壓系統、導熱油箱、攪拌機構、控制系統、噴灑系統、提升機構和水冷卻系統,在承載車體上設置有載料罐,液壓系統與所述提升機構連接,攪拌機構設置于載料罐內,提升機構設置于載料罐頂部且相互連接,冷卻系統設置于載料罐的一側,導熱油箱設置于載料罐的另一側,且與所述冷卻系統連接,液壓系統、導熱油箱、攪拌機構、噴灑系統、提升機構和水冷卻系統均與控制系統連接,噴灑系統設置于承載車體的末端且與所述載料罐連接。
特別的,包括發電機,所述發電機分別連接液壓系統、導熱油箱、攪拌機構、控制系統、噴灑系統、提升機構和水冷卻系統。
特別的,發電機包括主發電機以及副發電機。
特別的,攪拌機構包括攪拌電機和攪拌器,所述攪拌器為一轉軸攪拌棒,在所述攪拌器上設置有多個突出的攪拌支。
特別的,載料罐內設置有多組攪拌機構。
特別的,提升機構包括提升架以及入料槽,在所述提升架上設置有吊索裝置,所述提升架為可轉動架體,所述入料槽設置于提升架的一側,且與所述載料罐頂部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為了提高高分子瀝青基防水粘結層的現場施工速度和撒布效果,本實用新型對常規瀝青撒布車進行了改裝,實現智能攪拌以及灑布,免去人工灑布的工序,使得防水粘結層施工速度更快,粘結層的均勻性強。本實用新型主要增加如下設備:大功率的攪拌機構,可以較好的將不同組分的高分子材料在乳化瀝青中攪拌均勻。增加了提升設備,其目的是在防水粘結層施工前,將事先稱量好的各組分的高分子材料提升到車頂,然后將材料依次倒入瀝青撒布車的成品灌中,用大功率的攪拌設備進行攪拌。增加水冷卻系統,夏季溫度較高,改性乳化瀝青在溫度過高時,可能出現破乳,從而堵塞噴灑系統。為此,在增設了水冷卻系統,在天氣溫度較高時,通過啟動水冷卻系統,將改性乳化瀝青的溫度降下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高分子瀝青基防水粘結材料的智能撒布設備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高分子瀝青基防水粘結材料的智能撒布設備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高分子瀝青基防水粘結材料的智能撒布設備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至圖3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高分子瀝青基防水粘結材料的智能撒布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華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華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2528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