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軸螺旋排砂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721640.2 | 申請日: | 2013-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401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何靜旻;李緒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24 | 分類號: | 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盧宏 | 
| 地址: | 410011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預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軸螺旋排砂裝置。?
背景技術
在污水處理廠預處理工程中,污水首先要經沉砂池進行排砂處理,沉砂池傳統(tǒng)的排砂方法有兩種:1.氣提提砂法:在沉砂池砂斗內插入一根提砂管,再通入空氣氣提提砂,經砂水分離器脫水,砂渣外運,洗砂水回流至工藝流程;2.砂泵提砂法:在沉砂池砂斗內安裝提砂泵,砂泵提砂經砂水分離器脫水,砂渣外運,洗砂水回流至工藝流程;上述方法雖然可以達到除砂的目的,但是具有如下缺陷:1.上述二種提砂法提上來的砂含水率較高,需要再次進行砂水分離。2.提砂過程中大部分能量消耗在提升水上,運行費用較高。3傳統(tǒng)的潛水泵排砂容易發(fā)生堵塞。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沙水分離效果好的無軸螺旋排砂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軸螺旋排砂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處理池、無軸螺旋體、提砂通道和驅動裝置;驅動裝置與插入提砂通道中的無軸螺旋體連接;傾斜安裝在處理池內的提砂通道由在水面之下的導管和露出水面的導槽組成;所述導槽的下表面設有出砂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無軸螺旋排砂裝置在一方面的改進:所述提砂通道的腔體下壁設有耐磨層,因為無軸螺旋體由于自重會靠近導管腔體下壁,產生摩擦,設置耐磨層可以減少無軸螺旋體對導管的磨損;并且,耐磨層還能填充無軸螺旋體和提砂通道之間的縫隙,增大摩擦力以防止被提升的砂礫下滑。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無軸螺旋排砂裝置在一方面的改進:所述處理池為沉砂池,所述沉砂池底部設有與導管相連的砂斗。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無軸螺旋排砂裝置在一方面的改進:所述導管緊貼砂斗的側壁并且導管頂端嵌入砂斗中,通過二次澆注固定,保證設備工作時的穩(wěn)定性;所述導管上表面設有入沙孔,便于砂斗內砂礫流入提沙通道。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無軸螺旋排砂裝置在一方面的改進:所述提砂通道和水平面的傾斜角為30度。
上述驅動裝置包括電動機、減速器和聯軸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無軸螺旋排砂裝置在一方面的改進:所述出砂口(7)的下方設置有運砂裝置(8),運砂裝置優(yōu)選為皮帶。?
所述無軸螺旋體由數段無軸螺旋焊接,并與其端部的傳動凸緣焊成一個整體。所述無軸螺旋體通過軸承和驅動裝置連接;所述軸承依靠提砂通道支持,承受螺旋運行時產生的徑向荷載和軸向荷載。
本實用新型采用無軸螺旋排砂機排砂,將無軸螺旋排砂機以一定角度安裝在沉砂池砂斗側壁,無軸螺旋體的旋轉使得砂能向上運輸,使沙水分離,通過無軸螺旋體的撓性牽引力將砂斗內的砂礫攪動提升至排砂口,得到的砂渣含水率較低,可通過皮帶直接外運。
本實用新型采用無軸螺旋技術直接從沉砂池中提砂,與現有技術中的沉砂池提砂設備相比,輸送量大,能耗低,輸送距離長,磨損小,特別是解決了原先采用砂泵提砂容易發(fā)生堵塞的問題。并且,最終得到的砂渣含水率較低,解決了現有技術需要二次砂水分離的問題,且安裝調試方便,運行成本低。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其作為本說明書的一部分,通過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本實用新型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優(yōu)點通過該詳細說明將會變得一目了然。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
圖1本實用新型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附圖標記的對應關系為:
1-無軸螺旋體;2-提砂通道;3-軸承;4-驅動裝置;5-砂斗;6-入沙孔;7-出砂口;8-運砂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無軸螺旋排砂裝置,其包括沉砂池、無軸螺旋體1、提砂通道2、軸承3、驅動裝置4和運砂裝置8;無軸螺旋體1插入提砂通道2中,通過軸承3和驅動裝置4連接;傾斜30度安裝在沉砂池內的提砂通道(2)由在水面之下的導管和露出水面的導槽組成;所述導槽下表面設有一個出砂口7,出砂口7下方設置有運砂裝置8;所述提砂通道2的腔體下壁設有耐磨層;所述導管緊貼砂斗5的側壁并且導管頂端嵌入砂斗5中,通過二次澆注固定;所述導管上表面設有入沙孔6;所述驅動裝置4包括電動機、減速器和聯軸器;所述運砂裝置8為皮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216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鉸刀式輸送管道
 - 下一篇:擔載負氫離子的粉體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