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17775.1 | 申請日: | 2013-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231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明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5/00 | 分類號: | H05K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嚴慎;支媛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汐***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裝置 殼體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特別是一種具有撓性結合件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便攜式電子裝置(例如筆記本型計算機、平板計算機等)在其殼體背面會設置活動蓋,便于使用者拆卸以更換內部零件、電池等。公知這類活動蓋在未使用狀態下,為了能穩固地固定于殼體上,大多采用螺絲鎖固方式或結合螺絲及卡鉤結構來達到固定效果。然而,螺絲的設置往往增加了拆卸及組裝上的復雜度及組裝成本。此外,因螺絲的鎖合強度與螺絲的長度成正比,故制造廠商常為了顧及電子裝置的殼體的組裝強度而阻礙了電子裝置薄形化的發展。
因此,如何提升電子裝置的殼體的組裝效率、降低其組裝成本及薄化其整體厚度,實為一值得研究的課題。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藉以提升電子裝置的殼體的組裝效率、降低其組裝成本及薄化其整體厚度。
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該殼體結構包括一第一架體、一第二架體以及一撓性結合件;該第一架體包括一第一板件、一第一支撐部及至少一第一結合部,該第一支撐部及該至少一第一結合部連接于該第一板件,且該至少一第一結合部具有一第一抵靠面,該第一抵靠面的法線方向朝向該第一板件;該第二架體包括一第二板件、一第二支撐部及至少一第二結合部,該第二支撐部及該至少一第二結合部連接于該第二板件,該第二支撐部抵靠于該第一支撐部,該至少一第二結合部具有一第二抵靠面,該第二抵靠面的法線方向指向該第二板件,該第二抵靠面比該第一抵靠面靠近該第一板件;該撓性結合件穿設該至少一第一結合部及該至少一第二結合部,且抵靠于該第一抵靠面與該第二抵靠面;其中,該撓性結合件的外徑大于該第一抵靠面與該第二抵靠面間的最大垂直距離。
根據上述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由于在第一架體裝設于第二架體,且撓性結合件未穿過第一架體的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架體的各第二結合部時,第二結合部的第二抵靠面比第一結合部的第一抵靠面靠近第一板件,且第一抵靠面與第二抵靠面間的最大垂直距離小于撓性結合件的直徑。因此,當撓性結合件穿過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時,第一抵靠面與第二抵靠面間的最大垂直距離會受到撓性結合件的抵壓而被撐開,進而迫使第一架體與第二架體相固定。
再者,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的組裝強度取決于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件間的間距或第一抵靠面與第二抵靠面的最大垂直距離,故要調整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的組裝強度時,僅需在設計上改變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件間的間距或第一抵靠面與第二抵靠面的最大垂直距離即可。還由于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件彼此交疊于第一板件與第二板件之間,故在設計上調整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件間的間距或第一抵靠面與第二抵靠面的最大垂直距離時,并不會額外增加殼體結構的厚度(第一板件與第二板件的間距)。如此一來,將有助于控制殼體結構的厚度而達到電子裝置的薄化。
本實用新型具有提升組裝效率、降低組裝成本及薄化整體厚度的功效。
以上關于本實用新型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以示范與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的部分分解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面示意圖。
圖3A為圖1的第一架體與第二架體相結合的剖面示意圖。
圖3B為圖3A的側面剖示圖。
圖4A至圖4B為圖1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的組裝示意圖。
圖5A與圖5B為圖1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的另一種組裝方式的剖面示意圖。
圖6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的剖面分解示意圖。
圖7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8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9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實施例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10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六實施例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1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七實施例所述的第一架體與第二架體分解的平面示意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210?第二板件
100?第一架體????????????211?第二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177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耦合定位功能的背光模組
 - 下一篇:一種沖制保潔鋁管的專用模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