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型紫外光電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17572.2 | 申請日: | 2013-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320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馬建華;蘭先金;李子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天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J40/02 | 分類號: | H01J40/02;H01J40/04;H01J40/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潘育敏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型 紫外 光電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光電管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微型紫外光電管。
背景技術
目前近年來,工業窯爐的燃燒設備幾乎都裝備了自動控制系統,保證安全操作的安全燃燒裝置也正日益成為不可缺少的部分。安全燃燒裝置,它只會感知燃燒器火焰產生的紫外線,和自動火焰控制器配合使用,可以對各種工業窯爐實現火焰監測:熄火時自動點火,熄火關閉氣源,報警等功能,使工業窯爐能在正常安全狀態下使用。安全燃燒裝置的關鍵元器件就是能夠感知紫外線的紫外光電管。
由于產品的體積決定著產品的實用程度,電子元器件體積小型化是一種發展趨勢,體積越小對電路的影響就越小,越有利于電路的集成,可提高電路板的利用率。現有沒有一種體積小,便于安裝以及抗高溫能力強的充氣式紫外光電管。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微型紫外光電管。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微型紫外光電管,包括管殼和位于管殼內的管芯,管殼底端設置有管腳和排氣管,且由管殼、管腳和排氣管封裝成密封空間,所述密封空間內充有氫氣和氖氣,排氣管設置于管殼邊緣;管芯由楔形電極和玻珠構成,楔形電極通過玻珠與管腳相連接,楔形電極間頂端的距離小于所述楔形電極間底端的距離。
優選地,楔形電極間頂端的距離為0.03mm~0.35mm。
優選地,管殼采用透紫玻璃或石英玻璃制成,楔形電極采用鐵鎳鈷合金材料制成。
優選地,管腳設有兩個,且呈平行態,并采用鐵鎳鈷合金制作而成。
進一步地,排氣管的形狀為圓錐形,且位于兩個管腳之間的中心線上。
進一步地,密封空間內充入氫氣和氖氣的混合體積比為1∶14。
優選地,楔形電極采用由光譜范圍為大于190nm內產生光電效應的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排氣管和管腳設置在紫外光電管的同一端,保證了楔形電極間產生的紫外線能均勻輸出,也擴大了紫外線的輸出面;又通過預先燒結玻珠方式固定楔形電極,保證了楔形電極形狀和間距,以有利于提高紫外光電管的抗高溫能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微型紫外光電管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微型紫外光電管的俯視圖。
圖3是楔形電極的間距對紫外光電管影響耐高溫能力的曲線圖。
圖中標記:1-管殼,2-管芯,21-楔形電極,22-玻珠,3-管腳,4-排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便于對本實用新型之技術手段及運作過程有更進一步之認識與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詳細闡述如下。
參照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微型紫外光電管,包括管殼1和位于管殼1內的管芯2,管殼1底端設置有管腳3和排氣管4,且由管殼1、管腳3和排氣管4封裝成密封空間,所述密封空間內充有氫氣和氖氣,排氣管4設置于管殼1邊緣;管芯2由楔形電極21和玻珠22構成,楔形電極21通過玻 珠22與管腳3相連接,楔形電極21間頂端的距離小于所述楔形電極21間底端的距離。
楔形電極間頂端的距離為0.03mm~0.35mm,但在本實施例中最優楔形電極間頂端的距離為0.08mm~0.3mm,有利于提高紫外光電管的抗高溫能力。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采用較小的楔形電極間距離使紫外光電管與現有其他的紫外光源管的耐高溫工作能力一般在70℃~125℃相比,能在溫度為-55℃~200℃的環境中工作。
由于透紫玻璃可模擬含碳化合物燃燒時產生的紫外線,本實用新型中管殼1采用透紫玻璃制成,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石英玻璃,楔形電極21采用鐵鎳鈷合金材料制成。排氣管4的形狀為圓錐形,且位于兩個管腳3之間的中心線上。兩個管腳3呈平行態,且采用鐵鎳鈷合金制作而成。楔形電極21采用由光譜范圍為大于190nm內產生光電效應的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方案明通過將排氣管和管腳設置在紫外光電管的同一端,保證了楔形電極間產生的紫外線能均勻輸出,也擴大了紫外線的輸出面;又通過預先燒結玻珠方式固定楔形電極,保證了楔形電極形狀和間距,以有利于提高紫外光電管的抗高溫能力。
綜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天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四川天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175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半導體濕法清洗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空心磚清灰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