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輕便式攪拌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15972.X | 申請日: | 2013-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987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夏政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夏政光 |
| 主分類號: | B01F7/16 | 分類號: | B01F7/16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專利商標事務所 45102 | 代理人: | 黃有斯 |
| 地址: | 545400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輕便式 攪拌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設備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便于攜帶,適用于山區使用的攪拌機。
背景技術
攪拌機是一種帶有葉片的軸在圓筒或槽中旋轉,將多種原料進行攪拌混合,使之成為一種混合物的機器。建房和農田基礎建設需要用攪拌機拌制砂漿,人們常用一種攪拌機,這種攪拌機包括設在機架上的攪拌桶,所述攪拌桶的上端開口,底部設有裝有蓋板的出料口,在所述攪拌桶內設有多根下部裝有攪拌葉片的攪拌桿,所述攪拌桿的上部與位于所述攪拌桶中部的攪拌軸固接,所述攪拌軸伸出所述攪拌桶的底部連接減速器和電動機。這種攪拌機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下列不足:電動機和減速器裝在攪拌桶的底部,需要整體搬運,攪拌機的重量大,要使用汽車搬運,而山區道路崎嶇,給攪拌機的轉運帶來很大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拆裝簡單,便于攜帶的輕便式攪拌機。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輕便式攪拌機,包括機架和設在所述機架上的攪拌桶,所述攪拌桶的上端開口,所述攪拌桶內設置有攪拌器,在所述攪拌桶內固定有從所述開口伸出桶外的支承軸,所述支承軸上套有軸套,所述軸套與所述攪拌器固接,所述攪拌桶外側設置有裝于安裝架上的單相電機,所述單相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有主動輪,所述軸套上設有從動輪,所述主動輪與所述從動輪傳動連接;所述安裝架包括豎撐桿和位于所述單相電機一側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設有多個具有長孔的耳板,所述耳板通過螺栓與所述豎撐桿連接。
上述輕便式攪拌機技術方案中,更具體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支承軸上端依次套裝有護罩、頂桿和拉桿,所述頂桿的另一端套裝在所述豎撐桿頂部的第一銷軸上,所述攪拌桶外設置有豎桿,所述拉桿的另一端套裝在所述豎桿頂部的第二銷軸上。
進一步的,至少一個所述耳板上設有與所述豎撐桿一側相抵接的調節螺釘。
進一步的,所述主動輪和所述從動輪的傳動為鏈傳動。
進一步的,所述攪拌器包括多根攪拌桿,所述攪拌桿下部裝有多層攪拌葉片。
進一步的,所述單相電機為吊運機電機PA800型或PA1000型或PA1200型。
進一步的,所述主動輪和所述從動輪均通過內六角孔分別套裝在所述單相電動輸出軸和所述軸套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支承軸上端依次套裝有護罩、頂桿和拉桿,頂桿的另一端套裝在豎撐桿頂部的第一銷軸上,攪拌桶外設置有豎桿,拉桿的另一端套裝在豎桿頂部的第二銷軸上;可輕松取出拉桿、頂桿和護罩。
2、攪拌桶外側設置有裝于安裝架上的單相電機,安裝架包括豎撐桿和位于單相電機一側的安裝板,安裝板上設有多個具有長孔的耳板,耳板通過螺栓與豎撐桿連接,至少一個耳板上設有與豎撐桿一側相抵接的調節螺釘;扭松調節螺釘,取出耳板與豎撐桿連接的螺栓,即可將單相電機連同安裝板、耳板一起拆出。
3、主動輪和從動輪均通過內六角孔分別套裝在單相電機輸出軸和軸套上,拆裝簡單。
4、單相電機采用吊運機電機PA800型或PA1000型或PA1200型,重量輕,體積小,拆下單相電機等零件,可將攪拌機固定在摩托車上托運,整個過程只需一分鐘時間即可,方便快捷,尤其適合在山區轉運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I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圖1的俯視圖。
圖4是圖1的左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動輪和從動輪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1、圖2、圖3所示的一種輕便式攪拌機,包括機架1和裝在機架1上的攪拌桶18,攪拌桶18的上端開口,底部有裝有蓋板21的出料口,攪拌桶18內設置有攪拌器,在攪拌桶18內焊接有從開口伸出桶外的支承軸15,支承軸15上套有軸套17,軸套17通過軸承裝在支承軸15的軸肩上端,軸套17與攪拌器固接,攪拌器包括三根攪拌桿19,攪拌桿19上部與軸套17焊接,下部焊接有兩層攪拌葉片20,三根攪拌桿19上的攪拌葉片20分別位于攪拌桶18的內層、中層和外層;攪拌桶18外側設置有裝于安裝架上的單相電機2,單相電機2的輸出軸上裝有主動輪9,軸套17上裝有從動輪16,主動輪9和從動輪16均通過內六角孔分別套裝在單相電機2輸出軸和軸套17上;主動輪9與從動輪16傳動連接,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主動輪9和從動輪16的傳動為鏈條傳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夏政光,未經夏政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1597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