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輕便水文纜道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14817.6 | 申請日: | 2013-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159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智;羅小和;劉愛文;袁樹堂;李波;付京城;邱勇;謝述清;姚春捷;王建建;王江燕;楊俊杰;朱范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西藏自治區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
| 主分類號: | G01C13/00 | 分類號: | G01C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葉涓涓 |
| 地址: | 21001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輕便 水文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利工程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輕便型的水文纜道結構。
背景技術
水文纜道是一種橫跨河流上空,在岸上操作的索道裝置,用以輸送和控制儀器在該處水流斷面上進行水文測驗作業(用絞車控制流速儀等一次儀表進退和升降),定位精度較高,可以充分滿足《水文測驗規范》的要求;高洪水測驗人員無需下水,具有極大的安全性,這在我國為數眾多的暴漲暴落山溪性、高流速河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該裝置可由1個人完全實測單次流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測站勞動強度,保證人身安全,提高了測洪能力。
常規水文纜道一般由承重索、工作索(循回索、起重索)、支柱架(塔架)、拉線、地錨、轉(導)向滑輪、運載行車、懸掛鉛魚(儀器)、驅動絞車、信號儀表裝置、防雷設施、操作室(機房)等系統組成。目前在建設水文纜道時需要建設站房、支柱架及其拉線,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積,由于整個水文纜道裝置由站房、站房內部和站房外部的設備組成,再加上主站人員生活、工作需要,使得常規水文站一定需建設站房和保護設施的圍墻;即使所建設的站房與支柱架相鄰,也需要設置索纜的水平走線,與站房內的絞車相連,以滿足纜道裝置的運行需要,因此纜道整體設施較為龐大、不僅占地面積大,成本投入高。為此,需要運行人員常駐維護、管理。另外為便于纜道裝置的建設與維護方便,纜道裝置的滑輪組一般均裝置在支柱架的外部不同高度的相應位置,這樣裝制的索纜必然裸露在支柱架的外部,不僅容易損壞,也帶來了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結構簡潔、緊湊的輕便型水文纜道結構,具有防護性好、容易安裝,操作方便,適用范圍廣等特點。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輕便水文纜道,包括支柱塔、纜索、滑輪組和絞車,所述支柱塔為兩個、相對設立在河道兩側,纜索上設置有行車,行車下懸掛有鉛魚;所述纜索包括承重索、循環索和起重索,承重索用于承載行車負荷,循環索用于牽引行車進行水平移動,起重索用于懸吊行車下的鉛魚并能令鉛魚垂直升降;所述絞車控制循環索和起重索移動,所述滑輪組支撐纜索并起到導向作用,滑輪組安裝在支柱塔頂或支柱塔內部,承重索橫跨支柱塔頂、兩端通過地錨固定在支柱塔下的地基上,循環索橫跨兩支柱塔頂端后穿過一側支柱塔內部與絞車相連,起重索一端連接在一側支柱塔上、另一端穿過另一側支柱塔內部后與絞車相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方案,所述絞車包括循環索收線輪、循環索驅動輪、循環索搖把、起重索收線輪、起重索驅動輪、起重索搖把,所述循環索收線輪和起重索收線輪設置在同一主軸上,循環索纏繞在循環索收線輪上,起重索經過起重索承載輪后纏繞在起重索收線輪上;循環索驅動輪與循環索收線輪嚙合,起重索驅動輪與起重索收線輪嚙合,起重索搖把帶動起重索驅動輪轉動,循環索搖把帶動循環索驅動輪轉動,所述起重索驅動輪和循環索驅動輪旁分別設置有棘輪,所述棘輪能夠分別鎖住起重索驅動輪和循環索驅動輪。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方案,所述主軸上連接有起點計數器,用于測量循環索的水平位移,所述起重索承載輪連接有入水深計數器,用于測量鉛魚的垂直位移。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方案,所述絞車外設置有保護外殼。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保護外殼上安裝鎖具。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方案,所述保護外殼與支柱塔為一體式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方案,所述支柱塔外側設置有檢修口,檢修口上設有蓋板,檢修口位置與滑輪位置相對應。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各結構部件之間通過緊固件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1.裝置中全部滑輪均安裝在支柱塔的內部和頂部,使得整個裝置的纜索在支柱塔內部和兩塔空間走線,地面部分無裸露纜索和部件,防止人為觸碰、破壞。
2.采用單軸式絞車結構,利用一根主軸同時承載循環索和起重索的收線輪,大大縮小了了絞車的體積。另外,配合棘輪鎖定機構,使用循環索搖把和起重索搖把能夠分別控制鉛魚及其測驗平臺進行水平循環和垂直升降位移運動。
3.絞車外的保護外殼能夠防止非操作人員對絞車進行誤操作,提高操作安全性,絞車及其保護外殼和支柱塔的一體式結構進一步提高本水文纜道的防破壞性能,延長整體使用壽命,降低維修頻率,從而節省人員和資金投入。此外,一體式結構可取消站房設置和支柱塔拉線,減少占地面積。
4.檢修口設計便于滑輪的安裝和維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西藏自治區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未經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西藏自治區水文水資源勘測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148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耐磨合金襯板生產用模具
- 下一篇:自動吹氣冷卻噴模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