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用線束連接器保護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11494.5 | 申請日: | 2013-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08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若月淳 | 申請(專利權)人: | 鈴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 | 分類號: | B60R16/02;H02M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 11323 | 代理人: | 權鮮枝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用線束 連接器 保護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保護在安裝于車輛的逆變器中與線束連接的線束連接器部、線束的技術。
背景技術
在混合動力車、電動車中,多數情況具有將冷卻水的儲備罐(或者也稱為脫氣罐。)配置在逆變器的周邊的布局。
特別是在逆變器的車輛后方側配置儲備罐的情況下,多數情況在儲備罐的附近配置有逆變器的高電壓線束及其連接器部。
圖6中示出現有例。
如圖6所示,在現有例中,在逆變器101的車輛后方側,且在高電壓線束102和線束連接器部103的附近配置有儲備罐104。
但是,在車輛碰撞時,有時儲備罐104相對于逆變器101相對移動,與高電壓線束102、線束連接器部103接觸而使高電壓線束102、線束連接器部103損壞。因此,具有難以使如圖6所示的布局成立的課題。
在此,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保護高電壓電纜的技術。但是,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技術以如圖6所示的配置為前提,因此不能解決上述的課題。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131237號公報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即使在逆變器的車輛后方側且在線束連接器部和高電壓線束的附近配置儲備罐的情況下,也能防止在車輛碰撞時儲備罐向線束連接器部側移動。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1)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式提供車輛用線束連接器保護結構,在發動機室內安裝有動力傳動系統,在上述動力傳動系統的車輛后方側配置有儀表板,在上述發動機室內配置有驅動電動機的逆變器和貯存冷卻水的儲備罐,上述儲備罐配置在上述逆變器與上述儀表板之間,在上述逆變器的后側面設有線束連接器部,上述線束連接器部與線束連接,上述車輛用線束連接器保護結構用于保護車輛的上述線束連接器部,上述車輛用線束連接器保護結構的特征在于,一對突部分別設于上述逆變器的與上述儲備罐相對的側面以及上述儲備罐的與上述逆變器相對的側面,上述一對突部在上述逆變器和上述儲備罐中的至少一方受到由于車輛碰撞引起的外力時限制上述逆變器和上述儲備罐的相對移動,上述儲備罐的突部的突端部設置在相對于上述逆變器的突部的突端部且位于向與上述線束連接器部所在的一側相反的一側偏移的位置,在上述一對突部中的至少一方設有斜面部,上述斜面部在上述逆變器和上述儲備罐中的至少一方受到由于上述車輛的碰撞引起的外力而使上述逆變器和上述儲備罐相對移動時引導另一方突部,使得上述儲備罐在車輛寬度方向向離開上述線束連接器部的方向移動。
(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式中,優選上述儲備罐的與上述逆變器的突部相對的側面還具有以設于上述儲備罐的突部的基部為基點相對于車輛寬度方向向車輛后方側傾斜的斜面部。
實用新型效果
根據(1)的方式的實用新型,儲備罐的突部相對于逆變器的突部位于向與線束連接器部相反的一側偏移的位置,由此在通常時,能在儲備罐與逆變器之間確保充分的余隙。并且,在逆變器、儲備罐受到由于車輛碰撞引起的外力時,儲備罐的突部和逆變器的突部在車輛前后方向處于重疊的位置關系,相互干擾,向車輛寬度方向的移動被限制,能防止儲備罐向線束連接器部側移動。
另外,根據(1)的方式的實用新型,一方突部與另一方突部的斜面部接觸,由此,車輛前后方向的外力被轉換到車輛寬度方向,儲備罐沿著斜面部在車輛寬度方向相對移動。由此,儲備罐在離開線束連接器部的方向相對移動,因此能可靠地進行線束連接器部的保護。
根據(2)的方式的實用新型,在逆變器、儲備罐受到由于車輛碰撞引起的外力時,逆變器的突部與儲備罐的突部接觸,然后,即使進一步施加外力,逆變器的突部與儲備罐主體接觸,但由于儲備罐主體的側面具有從設于該儲備罐主體的突部連續的斜面部,因此逆變器的突部在該斜面部上滑動。由此,儲備罐在車輛寬度方向相對移動,因此能進行線束連接器部的保護,并且能進行儲備罐的保護。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本實施方式中的車輛的發動機室內及其周邊的構成的一例的俯視圖。
圖2是示出線束連接器部的構成例的俯視圖。
圖3是示出分別設于儲備罐和逆變器的一對突部的俯視圖。
圖4是示出分別設于儲備罐和逆變器的一對突部的側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鈴木株式會社,未經鈴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1149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