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恒溫便攜式軸重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09785.0 | 申請日: | 2013-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72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宋奎運;谷建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恒科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G21/22 | 分類號: | G01G21/22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恒溫 便攜式 軸重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重量檢測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針對汽車軸輪重的檢測的恒溫便攜式軸重臺。
背景技術
為解決貨運機動車輛超限超載運輸問題,減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國家、集體、個人財產安全,全國大面積的開展了貨運機動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因此關于汽車軸輪重和總重的監測設備得到進一步發展。目前,國內外生產的便攜式軸重臺稱重板主要是三種,一種是零部件組裝或傳感器嵌入稱重板的結構形式,即以多只低外型的傳感器嵌入一個合金鋼框架或鋁合金板內組成秤臺的結構。另外一種是整體結構便攜式稱重板,它是通過在硬鋁合金或高強度合金鋼板中部凹陷區靠近兩個支承處對稱的加工若干盲孔或盲槽,產生多根剪切梁而形成的整體式稱重傳感器,即稱重板。這兩種結構形式目前國內都有使用,其中前者結構復雜,臺面高,白重大,不便于攜帶,尤其在使用過程中對傳感器和秤臺框架的沖擊較大,影響稱重臺系統的使用壽命和稱重精度;整體結構便攜式稱重板雖然克服前者傳感器與秤臺框架沖擊的缺陷,臺面自身高度和重量仍然受限。在使用過程中兩者都要配備引橋,一般情況下,引橋自重會有50~60kg,給移動使用帶來極大不便。基于這種情況,目前國內還有另一種改進結構,即自帶引橋的稱重板,其外形較低,重量較輕,便于攜帶。但是,由于這種秤臺臺面較小,對于偏心載荷的敏感性和秤臺的安全性考慮,一般要嚴格限制過車靠近秤臺中心,否則針對于不同一狀態的過車,稱重輸出變化較大。
為此,有人設計了一種名為“一種便攜式軸重臺”的專利中國專利號:200420074433.3,它在在稱重臺主體寬度方向上,即上下秤臺的兩個邊上設有引橋,在臺面上沿寬度方向上有兩列窄槽,稱重臺主體兩端有靠鉸鏈連接的過偏載把手,在稱重臺主體背面靠近兩側處有盲孔或盲槽,形成非線性應變梁,非線性應變梁上有應變計。解決了抗偏心載荷和過偏載能力較強,稱重區域感很強,臺面超薄,自重超輕,但是這種設備一旦遇到寒冷天氣,尤其是冬天,溫度較低,嚴重影響本設備的靈敏度,使測量不準確,且遇到結冰等情況,易損壞,使用壽命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目前的便攜式軸重臺受溫度影響大,測量不準確,使用壽命低,提供一種受溫度影響小,制作簡單,使用方便,使用壽命長的恒溫便攜式軸重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恒溫便攜式軸重臺,在稱重臺主體寬度方向上,即上下秤臺的兩個邊上設有引橋,在臺面上沿寬度方向上有兩列窄槽,稱重臺主體兩端有靠鉸鏈連接的過偏載把手,在稱重臺主體背面靠近兩側處有盲孔或盲槽,形成非線性應變梁,非線性應變梁上有應變計;稱重臺主體為一體結構,在稱重臺主體的底面上還開有一個大盲槽,大盲槽里設有自控溫加熱電纜。
所述的自控溫加熱電纜包括兩根平行的金屬導體,兩根金屬導體之間由導電聚合物組成的芯帶以及包裹于金屬導體和芯帶外的絕緣護套。
所述的金屬導體為銅導體。
所述的芯帶為PTC材料芯帶。
所述的引橋為弧形或階梯狀,其外輪廓包絡線為弧形。
所述的窄槽是直角槽或圓角槽。
所述的非線性應變梁的寬度值按大~小一大一小一大的非線性變化構成的。
采用上述結構后的本實用新型,不受寒冷天氣的制約,靈敏度高,使用壽命長,制作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軸重臺的三維結構圖。
圖2本實用新型軸重臺的主視圖。
圖3本實用新型軸重臺的后視圖。
圖4過偏載把手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圖3的A—A剖視的一種結構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圖3的A—A剖視的另一種結構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圖3的B—B剖視的一種結構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圖3的B—B剖視的另一種結構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圖2的C—C剖視圖。
圖10是自控溫加熱電纜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恒科實業有限公司,未經鄭州恒科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097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