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鐵路平車側門組裝用工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08002.7 | 申請日: | 2013-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419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馬國英;王新瑛;高金平;杜鵬成;田貴;牛建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車二七車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4 | 分類號: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寧 |
| 地址: | 10007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路 平車 側門 組裝 用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裝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鐵路平車側門組裝用工裝。
背景技術
在鐵路平車系列中,根據裝載貨物的需要,其中有的車型在車體的側梁上設置有若干個可單獨開閉的側門,這些側門通過側門折頁和設置在側梁上的折頁座通過圓銷連接在一起,可以翻轉方式開閉側門用于裝卸貨物。在車輛制造時,傳統組裝工藝是先將折頁座與側梁組裝后,再將側門與側門折頁組焊在一起。然后整體將側門的側門折頁與對應的折頁座用圓銷組裝在一起。由于各折頁座與側梁組裝時造成的尺寸誤差,在組裝側門時經常發生兩個側門折頁與對應的折頁座尺寸誤差而不能順利組裝,同時還存在側門組裝后與側梁上平面不能垂直的質量問題,經常出現需要返工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是:側梁側面組裝的各折頁座在組裝時相互定位不準確,而且各配件定位一般依靠操作人員手工操作找正,其操作費時、費力,效率也低,以導致影響側門的組裝的質量及進度。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平車車體組成后的側梁與平車側門在組裝定位過程中,能夠以側梁上蓋板的上平面和腹板的平面為定位基準進行快速、準確定位的鐵路平車側門組裝用工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鐵路平車側門組裝用工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對支撐定位板、一水平定位板、一連接板、一垂直定位板和一垂直定位筋板;所述支撐定位板包括一上支撐臂、一支撐立板和一下支撐臂,所述上支撐臂的底面設置為側梁上蓋板的定位面,所述下支撐臂的底端設置為側梁腹板的定位面;所述水平定位板兩端分別連接在兩所述支撐定位板的頂部,所述水平定位板上對稱開設一用于安裝支撐的通圓孔,所述水平定位板的頂面設置為側門底邊的定位面;所述連接板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兩所述支撐定位板的支撐立板內側下彎角處,所述連接板上間隔旋入有一對螺栓;所述垂直定位板一側面通過所述垂直定位筋板支撐連接在所述水平定位板的中部,所述垂直定位板的另一側面設置為側門垂面定位面。
所述支撐定位板呈橫臥U形結構,所述上支撐臂間隔開設有若干個用于減輕自重的側孔,所述垂直定位筋板側壁上、下間隔設置有兩個用于減輕自重的側孔。
每一所述支撐定位板、水平定位板、連接板、垂直定位板和垂直定位筋板均采用鋼板切割后再機加工而成;兩所述支撐定位板與所述水平定位板之間,所述垂直定位板、垂直定位筋板與所述水平定位板之間,以及所述連接板與兩所述支撐定位板之間均采用焊接連為一體。
所述水平定位板的頂面以所述支撐定位板的上支撐臂底面為基準加工,且所述水平定位板的頂面與所述支撐定位板的上支撐臂底面的距離誤差<0.5mm。
所述垂直定位板的側面以所述支撐定位板的上支撐臂底面為基準加工,且所述所述垂直定位板的側面與支撐定位板的上支撐臂底面垂直度誤差<0.5mm。
所述支撐定位板的下支撐臂底端以所述垂直定位板的側面為基準加工,且所述垂直定位板的側面與所述支撐定位板的下支撐臂的底端的距離誤差<0.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車二七車輛有限公司,未經南車二七車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0800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伴熱管裝配焊接工裝
- 下一篇:噴涂掛具主定位柱焊接工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