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揮鞭傷的智能型滑動座椅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04245.3 | 申請日: | 2013-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437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周青;賴興華;張曉偉;尹斌;張盼盼;夏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相城) |
| 主分類號: | B60N2/427 | 分類號: | B60N2/427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汪青 |
| 地址: | 21513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揮鞭 智能型 滑動 座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種防揮鞭傷的智能型滑動座椅,屬于汽車主動安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追尾碰撞事故是道路上最常見的碰撞形式之一,雖然其造成的乘員致命傷害相對較小,但是由追尾碰撞事故造成的頸部揮鞭傷導致的社會性支出卻比較大。揮鞭傷是指在追尾碰撞中,乘員頸部的揮鞭運動造成的損傷。目前關于其損傷機理還不明確,普遍認為減少乘員的軀干和頭部的相對運動能減少揮鞭傷。某些汽車廠商基于這種認識制造出了能夠降低揮鞭傷的座椅,并在碰撞試驗中證明了其的有效性。目前市場上現有的防揮鞭傷座椅結構復雜、穩定性較差、成本較高,且保護形式單一、保護性能欠佳、普適性較差。
如專利US20050253408A1)和專利CN2010102008438中提出了有效防揮鞭傷座椅的設計方案。其中專利CN2010102008438提出了一種用于追尾碰撞中頸部保護的平動吸能座椅,該座椅對乘員頸部保護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該裝置適用工況單一,只能適用于中、低速尾撞情況,對于高速尾撞該裝置不能提供較大的約束平臺力;且對于車輛二次碰撞,該裝置座椅會向前滑動,極易引起乘員其它傷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追尾碰撞下防揮鞭傷的智能型滑動座椅。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智能型滑動座椅,包括頭枕、椅背、椅墊、與所述椅墊固定連接的滑動導軌、與汽車地板固定連接的固定導軌、調節座椅前后位置的滑道鎖止機構以及對稱設置在所述滑動座椅兩側的吸能機構,每個所述吸能機構包括鎖銷板、固定設置在所述鎖銷板上的固定圓柱、固定設置在所述鎖銷板上的限速單元、固定設置在所述滑動導軌上且位于所述限速單元前方的牽引塊、吸能鋼片,所述吸能鋼片的一端繞過所述固定圓柱與所述牽引塊相連而另一端懸空,在所述鎖銷板上還固定設有鋼片擋板,所述吸能鋼片緊貼所述鋼片擋板,所述限速單元包括固定設置在所述鎖銷板上的固定塊、一端與所述固定塊相連的彈性件、一端與所述彈性件的另一端相連的限速擋塊,所述固定塊和所述彈性件均位于所述牽引塊的后上方,而所述限速擋塊位于所述牽引塊的正后方且與所述牽引塊相抵觸。
所述固定塊上對應所述彈性件的位置開設有凹槽,所述彈性件位于所述凹槽內且所述彈性件的一端與所述凹槽的槽底相連。
所述彈性件設置有多個且沿所述鎖銷板的長度方向均勻排列,每個所述彈性件對應一個所述凹槽和一個所述限速擋塊。
所述彈性件設置有4個,且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所述限速擋塊的前側面為由上至下向后傾斜的斜面,而后側面為豎直面。
所述斜面的下端部和所述豎直面的下端部之間采用弧面過渡。
所述牽引塊的前側面為豎直面,而后側面為由上至下向后傾斜的斜面。
所述固定圓柱包括位于所述牽引塊前方的第一固定圓柱、位于所述限速單元后方的第二固定圓柱,所述鋼片擋板包括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圓柱正上下兩側的第一鋼片擋板、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圓柱正上下兩側的第二鋼片擋板。
所述第一鋼片擋板中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圓柱正上方的擋板位于所述牽引塊的正前方,而所述第二鋼片擋板中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圓柱正上方的擋板位于所述牽引塊的正后方。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滑動座椅在汽車發生尾撞時,滑動座椅上的滑動導軌向后滑,使得牽引塊向后滑,導致牽引塊對限速擋塊產生擠壓作用,進而擠壓彈性件吸能,實現座椅穩定的后滑以保證乘員頸部不受到傷害。同時,本實用新型的滑動座椅可以通過設置吸能彈性件的彈性系數,以適應各種尾撞速度的工況。另一方面,該座椅還具有吸能鋼片吸能。這兩種方式的吸能給該座椅在尾撞時,提供較大的約束平臺力。
本實用新型的滑動座椅的維修成本低,適用于多種工況,便于大范圍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型滑動座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型滑動座椅的滑道部分鎖止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型滑動座椅的滑道部分非鎖止狀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型滑動座椅的滑道部分側視示意圖(未顯示鎖銷板);
圖5為圖4中A處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型滑動座椅的滑道部分尾撞時吸能狀態示意圖(未顯示鎖銷板);
圖7為圖6中B處放大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相城),未經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相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0424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盜防偽防漏液日化用品包裝瓶
- 下一篇:一種刀夾定位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