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熱電鼓風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03946.5 | 申請日: | 2013-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482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高懷斌;李洪峻;黃光宏;李俊;胡云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04D25/08 | 分類號: | F04D25/08;F04D29/40;F04D29/58;F04D29/02;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3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電 鼓風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熱電發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熱電鼓風機。
背景技術
目前,從水道中的浮標燈、石油管道用的無人中繼站、野戰便攜式電源、空間電源到利用熱電器件將柴油機排氣中的廢熱轉變為電能、利用鋼鐵廠和垃圾焚燒廠的廢棄余熱發電等等,熱電發電技術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高水平的熱電發電裝置效率幾乎可以與現在的小功率內燃機電站媲美。由于熱電發電裝置具有體積小、無噪聲、壽命長、無污染的優點,使其特別適合應用在存在大量低品位余熱的軍事領域。
野外生活時,經常要用到鼓風增氧裝置,如取暖爐具、炊事灶具等設備,目前這些設備只能依靠其他外接電源為鼓風機供電,一旦外接電源出現故障或距離太遠,則這些設備無法正常發揮保障效能。同時,這些設備工作時,大多數會消耗燃料,釋放出部分余熱,這部分余熱基本都被浪費,沒有得到很好地回收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熱電鼓風機,其能夠能滿足設備工作時燃燒增氧的需要,又能達到擺脫外接電源的限制的目的,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揮設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熱電鼓風機,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前端開設有送風口,外殼前端內壁設置有熱電模塊和冷端傳熱板,且冷端傳熱板將熱電模塊壓緊在外殼內壁上;外殼的后端設置有鼓風機葉輪,鼓風機葉輪通過由熱電模塊供電的電機驅動,外殼的側壁上開設有若干吸風口。
所述冷端傳熱板上設有若干用于增大傳熱面積的翅片。
所述電機設置在外殼的后端外壁上,且電機與鼓風機葉輪同軸安裝。
所述外殼為整體封裝的正方體結構。
所述熱電模塊和電機之間設有用于調節電流的控制模塊。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熱電模塊,利用熱電轉換技術,將發熱設備的熱能直接轉換為電能從而驅動鼓風機葉輪運轉,葉輪運轉時從側壁上的吸風口吸入新鮮空氣,對熱電模塊冷端進行冷卻,從而維持熱電模塊冷熱端溫差和電機運轉所需電力的最大化,保證熱電鼓風機的自供電持續工作。這樣既能滿足設備工作時燃燒增氧的需要,又能達到擺脫外接電源的限制的目的,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揮設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本實用新型配套發熱設備使用時,利用發熱設備產生的余熱進行發電,從而使鼓風機葉輪旋轉,將新風鼓入發熱設備,實現了自循環利用,可使發熱設備擺脫外界供電設備的束縛,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和勤務保障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軸側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軸向剖視圖。
其中,1為吸風口;2為外殼;3為送風口;4為熱電模塊;5為電機;6為鼓風機葉輪;7為冷端傳熱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正方體結構的外殼2,外殼2的側壁上開設有若干小孔,即吸風口1,用于吸入新風;外殼2的前端開設有一大孔,即送風口3,用于將外殼2內的風鼓出;外殼2的前端內壁上設置有熱電模塊4,外殼2內設有冷端傳熱板7,冷端傳熱板7通過螺栓將熱電模塊4壓緊固定在外殼2內壁上。外殼2的后端設置有鼓風機葉輪6,鼓風機葉輪6由電機5驅動,且電機5設置在外殼2后端的外壁上,且電機與鼓風機葉輪6同軸安裝。
如圖2所示,外殼2采用高導熱系數材料制成,高導熱系數材料具體為鋁或銅。外殼2除用于固定所有器件外,還作為熱電模塊4的熱端傳熱板;冷端傳熱板7將熱電模塊4壓緊在外殼2上,冷端傳熱板7上面安裝有平板翅片,平板翅片利于增大傳熱面積。
所述熱電模塊4的熱端與外殼2緊密接觸,熱電模塊4的冷端和冷端傳熱板7緊密接觸,這樣可以減小接觸熱阻。熱電模塊4連接有控制模塊,控制模塊與電機5集成設計,控制模塊用于將電能進行升壓、穩壓處理,為電機5提供品質更高的電能。熱電模塊4利用冷熱端的溫差發電,發出的直流電輸入到控制模塊,經升壓穩壓處理后,為電機提供電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039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