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通道集沙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03676.8 | 申請日: | 2013-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73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軍;胡小龍;袁立敏;段玉璽;劉永宏;黃海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1/16 | 分類號: | G01N1/16 |
| 代理公司: | 呼和浩特北方科力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5100 | 代理人: | 王社 |
| 地址: | 010010 內蒙古自***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道 集沙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荒漠化沙塵監測儀器,特別指一種用于近地表氣流所攜帶沙塵的多通道集沙儀。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集沙儀構造是由主體框架、集沙盒、集沙箱、固定裝置組合而成。為適應風向變化,提高沙塵采集精度,在集沙儀原有結構上增加了風向導板(風向舵)裝置,在固定裝置中安裝軸承,使集沙儀可隨風向變化旋轉,實現了進沙口實時朝向來風方向。但是,旋轉式集沙儀軸承容易進入沙粒,失去自由轉動能力,從而進沙口不能對準來風方向,最終導致沙塵采集產生誤差。另外,安裝有集沙盒的集沙儀采集完后,需要將采集的沙塵帶回室內測定,集沙盒不方便攜帶,需將沙塵導入其他容器或密封袋內,野外風沙大,導致灌裝難度加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通道集沙儀,這種多通道采集儀器可克服旋轉式集沙儀軸承內部進沙粒不能靈活旋轉的缺點,能夠實現無軸承可靈活旋轉。另外,用透氣性較好的布袋代替集沙盒,即減輕集沙儀重量,又簡化加工制作工序及沙塵采集程序。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由如下方案來實現:多通道集沙儀,包括風向導板、主體框架、主體框架中心管、儲沙袋、進沙管,所述主體框架四邊為方口不銹鋼管,中心豎立焊接主體框架中心管,所述主體框架四邊和主體框架中心管上平行交錯固定著進沙管,其特征是:將連接有風向導板的圓管從上方插入主體框架中心管,再用螺絲穿過固定,所述主體框架中心管下方套有基座中心軸,基座中心軸的中間部位固定焊有短鋼柱,短鋼柱擋住并與主體框架中心管配合。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如下方案:所述進沙管一端是方口,為進沙口;另一端是斜口,為出沙口。所述儲沙袋按照進沙管高度進行標記后,套在進沙管斜口端,用橡皮筋扎緊。所述基座中心軸下方穿有基座擋片。
本實用新型的作用和優點:采沙時,先將基座擋片放置在待測位置沙面上,基座中心軸由基座擋片中心圓孔垂直插入土壤內,基座中心軸上的短鋼柱位于基座擋片上面,再將套有儲沙袋和安裝風向導板的采沙主體通過主體框架中心管套在基座中心軸上后,即可計時測定。采集完畢后,可直接將裝有沙塵的儲沙袋用橡膠套封口帶回實驗室,大大簡化了沙塵采集步驟。
風向導板固定在主體框架中心管的上端,使集沙儀整體可以隨風旋轉。測定完畢后,將集沙儀垂直取下后,慢慢傾斜使殘留在進沙管中的沙粒全部進入儲沙袋,再摘取儲沙袋,之后依次取下風向導板、基座中心軸和基座擋片。
多通道集沙儀用不銹鋼管和短鋼柱代替軸承,避免了軸承因進沙而旋轉困難的問題,用儲沙袋代替集沙盒,較大程度的減輕了集沙儀自身重量。多通道集沙儀結構簡單,制作方便,組裝、拆卸很容易,使用操作及運輸也十分便利。
附圖說明
圖1是多通道集沙儀主視圖。
圖2是多通道集沙儀側視圖。
圖3是多通道集沙儀俯視圖。
圖4是進沙管和儲沙袋連接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多通道集沙儀的主體框架3四邊為方口不銹鋼管,中心豎立焊接主體框架中心管5,主體框架3四邊和主體框架中心管5上平行交錯固定著進沙管4。進沙管4一端是方口,為進沙口;另一端是斜口,為出沙口。要保證方口一側對齊,出沙口的斜口朝下。如圖1、圖3、圖4所示,將儲沙袋9按照進沙管高度進行標記后,套在進沙管4斜口端,用橡皮筋扎緊。如圖1、圖2所示,將連接有風向導板1的圓管從上方插入主體框架中心管5,再用螺絲2穿過固定。主體框架中心管5下方套有基座中心軸8,基座中心軸8的中間部位固定橫穿焊有一根光滑的短鋼柱7,短鋼柱7長度稍大于主體框架中心管5的直徑即可,短鋼柱7擋住并與主體框架中心管5配合。基座中心軸8下方穿有基座擋片6。
主體框架中心管5、基座中心軸8均采用不銹鋼管,使主體框架中心管5套在基座中心軸8外,兩鋼管間隙不宜過大,保證能夠靈活轉動即可。由于主體框架中心管5套在基座中心軸8上,并受到短鋼柱的支撐,相當于集沙儀主體與短鋼柱只有較小的兩個接觸點,大大降低了集沙儀主體旋轉時產生的摩擦力,從而保證集沙儀能夠隨風靈活轉動。用透氣性好又不漏沙的布袋作為儲沙袋9,減輕了主體重量,有助于其隨風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未經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0367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