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結構改進的托盤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01364.3 | 申請日: | 2013-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445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邱建成;王海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同大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19/40 | 分類號: | B65D19/40;B65D19/26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61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改進 托盤 | ||
1.一種結構改進的托盤,包括吹制獲得的并且由第一、第二盤瓣(11、12)彼此結合為一體而構成的托盤本體(1),在所述第二盤瓣(12)的兩側以及居中位置并且沿著第二盤瓣(12)的長度方向各構成有一在使用狀態下用于支承于地坪或堆垛的下層貨物上的托盤支承腳(121),位于居中位置的托盤支承腳與位于兩側的托盤支承腳之間的空間構成為鏟臂腔(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二盤瓣(12)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托盤支承腳(121)的長度方向的上方以間隔狀態構成有一組下承載縱向凹腔(122)和一組下承載縱向補強凹腔(123),一組下承載縱向凹腔(122)與一組下承載縱向補強凹腔(123)彼此以一隔一的狀態分布并且相互連接,在所述的第一盤瓣(11)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的一組下承載縱向凹腔(122)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下承載縱向凹腔(122)的數量相等的一組上承載縱向凹腔(111)以及在對應于所述的一組下承載縱向補強凹腔(123)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下承載縱向補強凹腔(123)的數量相等的一組上承載縱向補強凹腔(112),下承載縱向凹腔(122)的頂部與上承載縱向凹腔(111)的底部由縱向凹腔結合壁(1221)結合為一體;在所述第二盤瓣(12)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鏟臂腔(2)的長度方向的上方以間隔狀態構成有下承載橫向凹腔(124)和下承載橫向補強凹腔(125),下承載橫向凹腔(124)與下承載橫向補強凹腔(125)彼此以一隔一的狀態分布并且相互連接,在所述的第一盤瓣(11)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下承載橫向凹腔(124)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下承載橫向凹腔(124)的數量相等的上承載橫向凹腔(113)以及在對應于所述的下承載橫向補強凹腔(125)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下承載橫向補強凹腔(125)的數量相等的上承載橫向補強凹腔(114),下承載橫向凹腔(124)的頂部與上承載橫向凹腔(113)的底部由橫向凹腔結合壁(1241)結合為一體,下承載橫向補強凹腔(125)的頂部與上承載橫向補強凹腔(114)的底部由橫向補強凹腔結合壁(1251)結合為一體,所述的鏟臂腔(2)的數量為一對,并且一對鏟臂腔(2)的橫截面形狀呈n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改進的托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托盤本體(1)上并且圍繞托盤本體(1)的四周側面構成有托盤本體加強筋(13),該托盤本體加強筋(13)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盤瓣(11、12)的結合面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結構改進的托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盤瓣(11)的四周側面以間隔狀態構成有第一盤瓣增強凸緣(115a),相鄰第一盤瓣增強凸緣(115a)之間構成有第一盤瓣增強凹腔(115b);在所述的第二盤瓣(12)的四周側面并且在對應于第一盤瓣增強凸緣(115a)的位置以間隔狀態構成有第二盤瓣增強凸緣(126a),相鄰第二盤瓣增強凸緣(126a)之間構成有位置與第一盤瓣增強凹腔(115b)相對應的第二盤瓣增強凹腔(126b),并且在所述的第一盤瓣(11)的表面構成有防滑凸緣(116)。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結構改進的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盤本體(1)為正方體或長方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改進的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盤支承腳(121)的橫截面形狀呈梯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改進的托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承載縱向凹腔(122)的頂部并且朝向所述上承載縱向凹腔(111)的一側以間隔狀態構成有一組下縱向輔助補強凹腔(1222),而在上承載縱向凹腔(111)的底部并且在對應于一組下縱向輔助補強凹腔(1222)的位置構成有一組上縱向輔助補強凹腔(1111),上、下縱向輔助補強凹腔(1111、1222)通過所述的縱向凹腔結合壁(1221)彼此配合而形成整體的并且橫截面形狀呈圓形的圓形補強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同大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同大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0136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茶葉生物復合肥料
- 下一篇:一種幼年茶葉樹生物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