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觸控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99793.1 | 申請日: | 2013-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356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永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鼎鴻泰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辦事處田寮***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觸屏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電子產品的觸控顯示模組。
背景技術
觸摸屏一般安裝在顯示裝置上,通過檢測出使用者在屏幕上的觸摸位置來對電子裝置進行控制,包括基于觸摸位置的輸入信息而對顯示器屏幕進行的控制。通常將這些觸摸屏分為電阻式、電容式、電磁式、聲表面波(SAW)式或紅外線式。
觸摸屏由于簡單、操作失誤率低、能夠節約空間并且容易與IT設備相連接從而具有優勢?;谏鲜鰞烖c,觸摸屏在工業、交通、服務、醫療、移動通信等的多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參見圖1,目前的觸控模組從上到下依次包括上玻璃11’、透明光學膠12’、觸摸屏傳感器13’、上偏光片181’、液晶上片15’、液晶17’、液晶下片16’和下偏光片182’。還包括柔性電路板19’、集成電路板110’和框膠14’。
目前市面上觸摸屏和顯示是分開兩種結構的,分別為TP(Touch?panel,觸摸屏)屏和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場效應晶體管),因兩者工藝有很多重合點即玻璃基板材料,穿透率無法明顯提高且產品厚重。
將觸控顯示模組的觸控電極做到LCD(液晶顯示器)兩層蓋板之間,觸控電極和LCD(液晶顯示器)存在干擾,需要在兩層間加上屏蔽層。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降低訊號干擾,同時又可節省一層屏蔽膜的觸控顯示模組。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觸控模組,其從上到下依次包括上玻璃、透明光學膠、上偏光片、保護層、液晶上片、液晶層、液晶下片,液晶下片的下表面與下偏光片相連、其中,該觸控模組還包括觸控電極該觸控電極設置在液晶上片上表面。
優選的,觸控電極設置在液晶上片上表面,覆蓋于保護層內部,觸控電極包括第一觸控電極和第二觸控電極。
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能為電子產品提供更加輕薄、抗干擾性強、屏幕清晰度大幅度提升的觸摸屏方案,因目前結構每一層材料均會減弱光的透過率,減少一層玻璃會減少光的反射。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觸控顯示模組的結構。
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觸控顯示模組的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及附圖對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以使其更加清楚。以下實施例僅為了描述本實用新型所列舉的較為詳細的實施例,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拉網板柵結構及拉網板柵排布結構的限定。
參見圖2,本發明提供的觸控模組100,其從上到下依次包括上玻璃1、透明光學膠2、上偏光片31、保護層6、液晶上片9、液晶層7、液晶下片6、下偏光片32,該觸控模組還包括觸控電極13,該觸摸電極13設置在液晶上片6上表面被覆蓋于保護層6內部。
該觸控電極還包括柔性電路板19。
觸控電極13設置在液晶上片6上表面,覆蓋于保護層6內部,觸控電極包括第一觸控電極X和第二觸控電極Y。
觸摸屏傳感器上對應X-Y-電極線路直接做到LCD(液晶顯示器)上片的上表面。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鼎鴻泰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鼎鴻泰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997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