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催化器封裝用進氣端錐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99339.6 | 申請日: | 2013-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478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高晨丹;韓學;卜范濱;關正茂;季振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艾瑞汽車排氣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3/28 | 分類號: | F01N3/28;F01N1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60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平***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催化 封裝 用進氣端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零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催化器封裝用進氣端錐。
背景技術
目前,三元催化器主要由殼體、載體、催化劑及襯墊組成。催化劑發揮著凈化汽車尾氣的重要作用,它附著在多孔的催化劑載體上,可以加速尾氣中CO、HC的氧化反應和NOx的還原反應,把上述三種有害氣體轉化為無害的CO2、H2O和N2,所以被稱為三元催化劑。催化劑在氧化和還原反應中僅起催化作用,其催化作用是靠廢氣本身的熱量激發的,當催化反應開始后,因氧化反應放熱,催化劑便自動保持較高的溫度,使CO和HC的氧化過程能夠正常進行。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排氣中的CO和HC作為還原劑,把NOx還原為N2。但是,三元催化劑需要一定溫度才能更好更有效地發揮催化作用。氣流由進氣端錐進入,在端錐內會散失一部分熱量,使得溫度大幅降低,進而使得三元催化劑不能有效地發揮催化作用,造成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氣體,環境污染嚴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設計合理、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能夠有效保證催化器進氣溫度的催化器封裝用進氣端錐。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內端錐和外端錐,所述的內端錐設置在外端錐的內部,內端錐的小端伸出外端錐1-3mm,內端錐的大端縮進5-8mm,所述的內端錐的兩端分別與外端錐的兩端焊接,內端錐的外表面與外端錐的內表面圍成隔熱空腔,所述的內端錐的大端與催化器殼體的末端焊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結構簡單緊湊、設計合理、工作可靠、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2、進氣端錐采用由內端錐和外端錐組成的雙層結構,利用隔熱空腔內的空氣隔熱,有效降低了熱量損失,保證了催化器的進氣溫度,從而使得三元催化劑可以有效地催化轉化,凈化有害氣體;
3、內端錐的內表面采用較好的流線形,保證了氣流的流通順暢,減少了紊流對襯墊端部的侵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由圖1可知,本實用新型包括內端錐1和外端錐3,所述的內端錐1設置在外端錐3的內部,內端錐1的小端伸出外端錐31-3mm,內端錐1的大端縮進5-8mm,所述的內端錐1的兩端分別與外端錐3的兩端焊接,內端錐1的外表面與外端錐3的內表面圍成隔熱空腔2,所述的內端錐1的大端與催化器殼體的末端焊接。
所述的內端錐1的內表面為流線形。
本實用新型的催化器封裝用進氣端錐由內端錐1和外端錐3組成,內端錐1設置在外端錐3的內部,內端錐1的兩端分別與外端錐3的兩端焊接,兩者之間形成封閉的隔熱空腔2。汽車尾氣經排氣歧管進入后,隔熱空腔2有效降低了熱量損失,保證了催化器的進氣溫度,從而使得三元催化劑可以有效地催化轉化,凈化有害氣體,以滿足日益嚴格的尾氣排放標準;同時,內端錐1的內表面采用較好的流線形,保證了氣流的流通順暢,減少了紊流對襯墊端部的侵蝕,有利于三元催化劑的排放,進一步提高了尾氣凈化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艾瑞汽車排氣系統有限公司,未經哈爾濱艾瑞汽車排氣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9933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