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拋負載電壓波抑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99014.8 | 申請日: | 2013-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892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黃學軍;胡暉;孫正;張忠平;湯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泰思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F1/56 | 分類號: | G05F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連平 |
| 地址: | 21501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負載 電壓 抑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電子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拋負載電壓波形抑制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電子產品是在環境相當惡劣的條件下使用的,汽車電器產品要經受高溫,高電壓,強烈震動和電沖擊,因此,其質量的檢驗要求相當嚴格。目前,除電沖擊外,其他檢驗項目己趨向于成熟。在汽車上,很多地方的電器都要承受拋負載電壓的沖擊,如:點火模塊、調節器等;為了汽車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這些關鍵件都必須進行拋負載電壓的沖擊實驗。?
標準中對拋負載電壓波形有如下要求的,如圖1所示的拋負載測試脈沖波形圖,也就是發動機拋負載時在其兩端形成的電壓變化形狀圖。圖中Us是脈沖波形最大電壓,Us*便是抑制電壓,td為脈沖寬度一般為40~400ms。?
ISO16750具體要求見下表(ISO16750標準對拋負載電壓波形的具體要求表格)所示:對12V車載系統,Us=79~101V,Us*=35V;對24V車載系統,Us=151~202V,Us*=65V;而IS07637(GB/T21437)對Us*未作規定。?
現有的技術一般使用抑制類二極管橋對拋負載發生器輸出波形進行抑制從而產生Us*。而拋負載發生器脈沖輸出能量較大,輸出前能量均保存在較大的電容(一般為數十~數百mF)中,但此種方法存在以下問題:當生成抑制波形時,抑制類二極管橋作為負載,吸收電容器中的充電能量。電壓急劇衰減,結果導致脈沖幅度變小。即td值將小于標準規定的時間,無法形成標準要求的波形。拋負載測試是將長脈沖(td)加到被測試物上所做的破壞測試。td值變短,有可能偏離本來的測試目的、降低嚴酷度。第二方面,因二極管的老化嚴重,要保持測試精度需要不斷地更換零部件,增大了管理成本。第三方面,二極管抑制的波形會導致抑制部分Us*成一個明顯的上弧線形,不可能產生標準所規定的呈現絕對的水平,此外由于眾多汽車制造廠家的標準規定的Us*不盡相同,對抑制器要求抑制電壓可任意設置,二極管顯然無法滿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新的拋負載電壓波抑制裝置,其不僅可以滿足IS07637/16750標準要求,還能滿足相關類似各種汽車廠商標準對拋負載電壓波形抑制的要求,以進一步檢驗車用電子器件的抗沖擊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拋負載電壓波抑制裝置包括有抑制功率電路、線性放大電路以及輸出保護電路,其中,抑制功率電路由若干并聯均流的MOSFET或三極管組成,線性放大電路為直流線性放大器,輸出保護電路為輸出耦合去耦保護二極管,直流線性放大器的輸出端與抑制功率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抑制功率電路的輸出端與輸出耦合去耦保護二極管相連,另外,在直流線性放大器的輸入端和輸出耦合去耦保護二極管之間連接有兩個分壓反饋電阻。?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抑制功率電路的設計功率可滿足每分鐘一次的1秒鐘300V、300A直流脈沖沖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直流線性放大器的輸入端INPUT為模擬輸入端,當其輸入為0~5V或10V時,調整兩個分壓反饋電阻的比值可使線性放大電路的輸出為0~250V。?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拋負載發生器內阻的阻值為0.5~8oh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克服了傳統方法的弊端,能夠提供國際上IS07637(GB/T21437)標準中的P5b和ISO16750標準中拋負載TEST?B的條款對電子器件所要求的集中拋負載抑制波形模擬,并方便地試驗5~250V連續可調,滿足世界范圍內所有汽車的各種電子器件相關集中抑制拋負載電壓沖擊試驗標準,以進一步檢驗車?用電子器件的抗沖擊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拋負載測試脈沖波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上述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是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是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泰思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泰思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990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算盤
- 下一篇:直流系統中基于DSP的恒壓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