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薄板拋丸清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97899.8 | 申請日: | 2013-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099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江興平;胡兆群;徐增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龍城鑄造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C3/02 | 分類號: | B24C3/02 |
| 代理公司: | 無錫互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愛偉 |
| 地址: | 22412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薄板 拋丸 清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拋丸設備及使用該設備進行薄板拋丸清理的方法,特別涉及一種薄板拋丸清理裝置。
背景技術
拋丸機(shot?blasting?machine),利用拋丸器拋出的高速彈丸清理或強化鑄件表面的拋丸清理設備。拋丸機能同時對鑄件進行落砂除芯和清理。
拋丸設備首先應用于鑄造業鑄鋼、鑄鐵件的表面粘砂及氧化皮的清除。幾乎所有的鑄鋼件、灰鑄件、瑪鋼件、球鐵件等都要進行拋丸處理。這不僅是為了清除鑄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時也是鑄件質量檢查前不可缺少的準備工序,比如大型氣輪機機殼在進行無損探傷以前必須進行嚴格的拋噴丸清理,以保證探傷結果的可靠性。在一般鑄件生產中,拋噴丸清理是發現鑄件表面缺陷如皮下氣孔、渣孔以及粘砂、冷隔、起皮等的必不可少的工藝手段。有色金屬鑄件,如鋁合金、銅合金等的表面清理,除清除氧化皮、發現鑄件的表面缺陷外,更主要的目的是以拋噴丸來清除壓鑄件的毛刺和獲得具有裝潢意義的表面質量,獲得綜合效果。
現有相關技術領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拋丸機行業現在使用的薄板拋丸清理機拋出薄板(1.0mm≤δ≤3.0mm)變形量比較大,達不到現在生產工藝要求;
(2)現有一種普通薄板拋丸機是采用拋丸器斜射薄板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底生產率、底拋丸速度(0.3m/mim≤v≤0.8m/mim)的生產場合;如果生產率要求高的就無法使用;
(3)拋丸器的拋射角度不可調整,致使薄板工件部分區域無法清理。
實用新型內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簡要介紹一些較佳實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請的說明書摘要和實用新型名稱中可能會做些簡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說明書摘要和實用新型名稱的目的模糊,而這種簡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鑒于上述和/或現有薄板拋丸清理裝置及清理方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實用新型。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薄板拋丸清理裝置,其能夠對稱拋丸,并采用相同的丸料、丸量、相同的力度,使薄板工件的變形量大大減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薄板拋丸清理裝置,包括,拋丸清理室,其外壁上安裝有復數臺拋丸器,所述拋丸器設置為與工件的拋射角度成X°,且滿足25°≤X°≤35°;同時,設置相對的兩臺拋丸器距薄板長度分別為A、B,且滿足A=B+40,其中700mm≤B≤900mm;縱向螺旋輸送器,其一端與拋丸清理室的丸料出口連接;以及,吹丸裝置,設置于所述薄板拋丸清理裝置的一端,用以吹掉拋丸后殘留下來的殘留物。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薄板拋丸清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的拋丸清理室的外壁上安裝有四臺拋丸器,所述的四臺拋丸器分左右各兩臺布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薄板拋丸清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的拋丸清理室為多室組合體,由主室體和副室體組成,所述的拋丸器布置在主室體的外壁上,主室體的前后兩側均為副室體,副室體均為密封室體并內設有鋼板與多層橡膠簾屏蔽。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薄板拋丸清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的拋丸器包括:葉輪、電動機、分丸輪、定向套、葉片、導丸管和護罩;所述定向套固定在護罩內并具有一個窗口;定向套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分丸輪,所述分丸輪上具有一個入口和四個窗口;所述導丸管位于護罩的一側,且導丸管的一端與分丸輪的該入口相連通,導丸管的另一端連接供丸系統;所述護罩的另一側安裝有葉輪,所述葉輪上安裝有多個葉片,葉片分布在定向套的圓周外側;葉輪與電動機的輸出軸相連接,并由電動機驅動該葉輪旋轉。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薄板拋丸清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的葉輪與電動機的輸出軸通過結合盤相連接,結合盤與電動機之間還安裝有密封盤;所述護罩內還安裝有用于防止拋丸過度損壞護罩的耐磨護板,耐磨護板包括位于護罩內側頂部的頂護板、位于護罩內側側邊的側護板和位于護罩內側端面的端面防護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薄板拋丸清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的吹丸裝置包括:分離區、料斗、接風口和流丸口;所述上橫向螺旋輸送機的一部分伸出分離區,上橫向螺旋輸送機的該伸出部分的外殼上安裝有進料口,該進料口與斗式提升機的出料口相連接,所述上橫向螺旋輸送機的另一部分位于分離區內;所述的上橫向螺旋輸送機與一減速器的輸出端相連接;所述的接風口的一端與分離區相連通,且接風口的風口方向與上橫向螺旋輸送機的傳輸方向相垂直;接風口的另一端與除塵器相連接;所述分離區的下方連接有料斗,料斗下部有6個流丸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龍城鑄造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龍城鑄造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9789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