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SF6充氣管快開閥門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95095.4 | 申請日: | 2013-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489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浩;孫洗凡;馬龍;朱勇;劉冬;陳大慶;宋臻吉;高煒;代海濤;王子龍;陳飛;姚源;劉金鑫;任眾楷;郝衛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5/08 | 分類號: | F16K5/08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楊彪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sf sub 充氣 管快開 閥門 | ||
1.SF6充氣管快開閥門,其特征在于:包括球閥(1),球閥(1)的閥桿(2)上設置垂直于閥桿(2)的上撥桿(5)和下撥桿(6),上撥桿(5)和下撥桿(6)相互垂直;球閥(1)的閥口連接副閥門,副閥門包括閥體(17),閥體(17)上開設上推桿槽(14)、下推桿槽(13)、通氣道(26)、連接管槽(23)和壓板槽(34),上推桿槽(14)、下推桿槽(13)和通氣道(26)位于閥體(17)接近球閥(1)的一側,上推桿槽(14)、下推桿槽(13)和通氣道(26)自上向下依次排列,上推桿槽(14)與上撥桿(5)相對應,下推桿槽(13)與下撥桿(6)相對應,壓板槽(34)兩側設置復位槽(27),通氣道(26)與球閥(1)的閥口配合,連接管槽(23)位于閥體(17)的另一側,連接管槽(23)的內側的下部與通氣道(2)相通,上推桿槽(14)、下推桿槽(13)和連接管槽(23)之間通過豎向壓板槽(34)相通;上推桿槽(14)內設置上推桿(11),上推桿(11)的內端為弧形;下推桿槽(13)內設置下推桿(12),連接管槽(23)內設置連接管(19),壓板槽(34)內設置壓板(15),壓板(15)頂部為弧形,壓板(15)的側部設置復位柱(16),復位柱(16)下部連接第二彈簧(32)的上端,復位柱(16)和第二彈簧(32)在復位槽(27)內,第二彈簧(32)的下端連接復位柱(16)的底部,第二彈簧(32)始終給壓板(15)一個向上的力,壓板(15)中部設置卡槽(33),卡槽(33)與下推桿(12)的內端配合;下推桿槽(13)的端部設置卡沿(35),下推桿(12)的外端連接第一彈簧(9)的一端,第一彈簧(32)的另一端連接卡沿(35),第一彈簧(32)始終給下推桿(12)一個向外的力,連接管槽(23)底部的槽壁上設置彈簧片槽(22),彈簧片槽(22)內設置彈簧片(21),彈簧片(21)始終給連接管(19)一個向上的力;上撥桿(5)為筒狀,上撥桿(5)內設置上桿芯(3),上撥桿(5)的上部開設上桿芯導向槽(11),上桿芯(3)設置上桿芯柄(4),上桿芯柄(4)穿過上桿芯導向槽(31);下撥桿(6)為筒狀,下撥桿(6)內設置下桿芯(8),下撥桿(6)的上部開設下桿芯導向槽(30),下桿芯(8)設置下桿芯柄(7),下桿芯柄(7)穿過下桿芯導向槽(31);閥體(17)頂部鉸接設置掛環(10),掛環(10)在上推桿槽(14)槽口的上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F6充氣管快開閥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氣道(26)和連接管槽(23)之間設置膠墊(25),膠墊(25)上開設通孔(29),通孔(29)保持通氣道(26)和連接管槽(23)之間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F6充氣管快開閥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管(19)側部設置導向柱(18),連接管槽(23)的側部槽壁上開設豎導向槽(20)和橫導向槽(28),橫導向槽(28)在連接管槽(23)的側部槽壁的上部,豎導向槽(20)和橫導向槽(28)均能夠與導向柱(18)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F6充氣管快開閥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桿芯導向槽(30)距離閥體近的下撥桿(6)上開設豎向卡槽(33),卡槽(33)與下桿芯導向槽(30)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F6充氣管快開閥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管(19)上開設環形槽(24),環形槽(24)與壓板(15)底部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9509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載天線
- 下一篇:一種抑菌膜的制備方法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