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操作的升降施工承重平臺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694345.2 | 申請日: | 2013-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308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明鵬;李闖;張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萬橋交通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長大橋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大學專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401336 重慶市南岸區(qū)***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操作 升降 施工 承重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施工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升降施工承重平臺。
背景技術
升降平臺是建筑中經常使用的載人載貨施工機械,主要用于高層建筑的內外裝修、橋梁、煙囪等建筑的施工。由于其獨特的箱體結構讓施工人員乘坐起來既舒適又安全。目前,施工升降平臺在工地上通常是配合塔吊使用,其安全性和承載能力有限。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操作的升降施工承重平臺。
為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可操作的升降施工承重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腳手架和第二腳手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是支撐平臺、下表面連接若干滾輪。所述第一腳手架和第二腳手架的下端均焊接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腳手架的一側焊接在第二腳手架的側面,所述第一腳手架的高度低于第二腳手架的高度。所述第一腳手架的上表面是安裝若干千斤頂,所述千斤頂?shù)纳戏桨惭b第一平臺。所述第二腳手架的上表面安裝第二平臺。所述第一平臺四周安裝有第一護欄,所述第二平臺四周安裝有第二護欄。所述第二腳手架上安裝有第二爬梯,所述第一腳手架未與第二腳手架相鄰的一側安裝有第一爬梯。所述第一平臺的下表面是水平面,所述第一平臺的下表面焊接鋼條,所述鋼條垂直于水平面,所述鋼條的一側焊接有若干平行于水平面的鋼管。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施工平臺在滿足在橋梁施工中特殊需求,能夠在行走的同時,還能夠對平臺進行升降。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平臺能夠適應特殊場合的使用,其承載能力和安全性能好。升降平臺能夠配合固定平臺使用,擴展了施工平臺適用的空間高度,顯著改善了施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A-A剖視圖。
圖中:1-底座,2-滾輪,3-支腿,4-第一爬梯,5-第一腳手架,6-鋼管,7-千斤頂,8-第一平臺,9-第一護欄,10-設備,11-第二護欄,12-第二平臺,13-第二爬梯,14-第二腳手架,15-鋼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應該理解為本實用新型上述主題范圍僅限于下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思想的情況下,根據(jù)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各種替換和變更,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一種可操作的升降施工承重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腳手架5和第二腳手架1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是支撐平臺、下表面連接若干滾輪2,實施例中,所述滾輪2為六個,對所述底座進行支撐。所述第一腳手架5和第二腳手架14的下端均焊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腳手架5的一側焊接在第二腳手架14的側面。參見附圖,所述第一腳手架5和第二腳手架14均為鋼結構,第一腳手架5的左側與第二腳手架14的右側接觸(焊接)。所述第一腳手架5的高度低于第二腳手架14的高度。所述第一腳手架5的上表面是安裝若干千斤頂7,所述千斤頂7的上方安裝第一平臺8。本實施例中,具有八個千斤頂7,每一個千斤頂7的底部焊接在第一腳手架5的上表面,每一個千斤頂7的上端為伸縮端,所述伸縮端的上表面焊接在第一平臺8的下表面。調節(jié)千斤頂7的高度,可以調整所述第一平臺8的高度。所述第二腳手架14的上表面安裝第二平臺12,所述第二平臺12的高度不變。第一平臺8的上表面承載設備10。所述第一平臺8四周安裝有第一護欄9,所述第二平臺12四周安裝有第二護欄11。所述第二腳手架14上安裝有第二爬梯13,所述第一腳手架5未與第二腳手架14相鄰的一側安裝有第一爬梯4。所述第一平臺8的下表面是水平面,所述第一平臺8的下表面焊接鋼條15,所述鋼條15垂直于水平面,所述鋼條15的一側焊接有若干平行于水平面的鋼管6。由于所述鋼條15的上端與高度可調的第一平臺8連接,這樣就使得在調節(jié)第一平臺8的高度時,鋼條15隨著第一平臺8上下移動。所述鋼條15的下端在第一爬梯4的上方,當?shù)谝黄脚_8升高時,施工人員能夠先登上第一爬梯4,再沿著鋼條15左側焊接的若干鋼管6攀爬到第一平臺8上方。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爬梯4的下端焊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第一爬梯4的上端焊接在第一腳手架5的一側。所述第二爬梯13的下端焊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第二爬梯13的上端焊接在第二平臺12的下方。
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安裝有若干支腿3。所述支腿3包括一個筒體,所述筒體的上端焊接在底座1的下表面,所述筒體的下端安裝伸縮端。本實用新型的施工平臺需要移動時,將若干支腿3收起,就能夠推動滾輪2;當施工平臺被推到合適位置時,放下若干支腿3,就能夠將其固定在原地。
作為優(yōu)選,所述鋼條15上焊接的若干鋼管6中,相鄰的鋼管6之間的距離為20~50cm。所述第一腳手架5的高度為h1,所述第二腳手架14的高度為h2,h1等于1/2h2~1/3h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萬橋交通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長大橋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萬橋交通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長大橋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9434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4A沸石高效連續(xù)生產方法
- 下一篇:蒸餾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