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頂棚輻射空調末端管道連接的卡壓式三通管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93030.6 | 申請日: | 2013-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330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牛燕義;鄒元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英灃特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41/02 | 分類號: | F16L41/02;F16L1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頂棚 輻射 空調 末端 管道 連接 卡壓式 三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管道,特別是涉及一種應用于頂棚輻射空調末端管道連接的卡壓式三通管件。
背景技術
頂棚輻射空調末端安裝在建筑物內部的屋頂,采用PEX柔性管來連接。現有的PEX柔性管如果采用傳統的熱熔連接,會對PEX管阻氧層造成破壞,也會對管材本身造成不小的損壞,甚至會早成滲漏的情況,熱熔連接對于建筑物內部屋頂管道的連接,不切實際,連接麻煩。
針對PEX管柔性管的連接,傳統的連接方式都很難達到管道連接的緊密性,容易造成空調末端管道的滲漏,影響建筑物內部空調環境的溫濕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與管道連接更牢固、不易發生松脫的應用于頂棚輻射空調末端管道連接的卡壓式三通管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應用于頂棚輻射空調末端管道連接的卡壓式三通管件,包括由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和第三連接管組成的連接主體,所述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和第三連接管的連接口處分別設置有第一芯管、第二芯管和第三芯管;所述第一芯管、第二芯管和第三芯管的直徑分別小于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和第三連接管的直徑,所述第一芯管、第二芯管和第三芯管分別套有第一壓緊環、第二壓緊環和第三壓緊環;所述第一壓緊環、第二壓緊環和第三壓緊環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和第三連接管貼合;所述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第三連接管、第一芯管、第二芯管和第三芯管均設置有與螺帽配合的外螺紋。以上技術方案增加了壓緊環,在芯管套入管材內部后,擰緊螺帽,螺帽會作用在壓緊環上,就可以使管材本身與管件連接緊密了。
進一步的,還包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壓緊環與第一連接管之間,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第二壓緊環與第二連接管之間;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別貼合所述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
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一墊片和第二墊片;所述第一墊片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與第一連接管之間,所述第二墊片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與第二連接管之間;所述第一墊片和第二墊片分別貼合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
較佳的,所述第一壓緊環、第二壓緊環和第三壓緊環均為金屬彈簧。
較佳的,所述第一芯管、第二芯管和第三芯管均為金屬薄壁套管。
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一螺帽、第二螺帽和第三螺帽;所述第一螺帽、第二螺帽和第三螺帽分別套在所述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和第三連接管上。
較佳的,所述第一連接管的直徑與第二連接管的直徑相同,所述第三連接管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連接管的直徑;所述第一芯管的直徑與第二芯管的直徑相同,所述第三芯管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芯管的直徑。
進一步的,為了使得管道連接更加緊固,所述第一芯管、第二芯管和第三芯管上分別套有第一C型圈、第二C型圈和第三C型圈,所述第一C型圈、第二C型圈和第三C型圈的外壁分別抵接于第一螺帽、第二螺帽和第三螺帽。
較佳的,所述第一芯管和第二芯管的直徑為20毫米,第三芯管的直徑為10毫米。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容易,可以使管材與本實用新型連接更加緊密,不會滲漏,也不會對管材本身造成破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一種應用于頂棚輻射空調末端管道連接的卡壓式三通管件,包括由第一連接管1、第二連接管2和第三連接管3組成的連接主體,所述第一連接管1、第二連接管2和第三連接管3的連接口處分別設置有第一芯管4、第二芯管5和第三芯管6;所述第一芯管4、第二芯管5和第三芯管6的直徑分別小于第一連接管1、第二連接管2和第三連接管3的直徑,所述第一芯管4、第二芯管5和第三芯管6分別套有第一壓緊環7、第二壓緊環8和第三壓緊環9;所述第一壓緊環7、第二壓緊環8和第三壓緊環9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管1、第二連接管2和第三連接管3貼合;所述第一連接管1、第二連接管2、第三連接管3、第一芯管4、第二芯管5和第三芯管6均設置有與螺帽配合的外螺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英灃特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英灃特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930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擾流器
- 下一篇:一種秸稈纖維素灰分脫除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