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通信端口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93005.8 | 申請日: | 2013-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630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周寧;譚邦建;彭燕;陳云鳳;劉曉霞;陳楷;吳久林;劉剛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德陽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6 | 分類號: | 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曉果;肖明 |
| 地址: | 10076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信 端口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信端口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電力智能設備與計算機的通信線路、微機保護裝置的通訊接口大量采用RS232接口,信號波特率較低,容易發生故障,在排查故障時需判別故障的發生點和故障的類型,傳統方法是在計算機上通過軟件調試逐步排查,此種方式需攜帶筆記本電腦,用專用軟件查看端口工作是否正常,由于軟件的調試很抽象,操作難度大,不適于普通工人掌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快速排查故障原因,且簡單易用的通信端口檢測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通信端口檢測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兩端分別設置有插頭和插座,所述插頭的信號發送針腳與信號地針腳之間串聯有第一發光單元,所述插頭的信號地針腳與插座的信號地針腳短接,所述插座的信號接收針腳與信號地針腳之間串聯有第二發光單元,所述兩發光單元的前端分別連接耳機插座的左右聲道,所述耳機插座的公共端連接信號地針腳,所述插頭的信號接收針腳、信號發送針腳和插座的信號接收針腳和信號發送針腳連接有選擇電路,所述選擇電路可讓裝置在a、b兩種狀態之間轉換,即a狀態為插頭的信號接收針腳與信號發送針腳短接,并且插座的信號接收針腳與信號發送針腳短接;b狀態為插頭的信號接收針腳與插座的信號接收針腳短接,并且插頭的信號發送針腳與插座的信號發送針腳短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轉換電路包括雙聯轉換開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兩發光單元都包括串聯的發光二極管和電阻。?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電阻阻值為400至2000歐。?
本實用新型通信端口檢測裝置使用時,既可通過插頭或插座將本裝置單獨插于設備的通訊接口使用,也可將本裝置串聯在待檢測的通信線路中使用,其發光單元將通信線路的電信號轉換為光信息和聲音信息,通過直觀的光信息和聲音信息能較容易地判別故障原因。本實用新型一種通信端口檢測裝置能快速排查故障原因,且簡單易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通信端口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通信端口檢測裝置的電路原理圖。?
圖中標記:1為殼體,2為插頭,3為插座,4為發光二極管,5為耳機插座,6為雙聯轉換開關,7為第一發光單元,8為第二發光單元,9為選擇電路,22為信號接收針腳,23為信號發送針腳,25為信號地針腳,32為信號接收針腳,33為信號發送針腳,35為信號地針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通信端口檢測裝置,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兩端分別設置有插頭2和插座3,所述插頭2的信號發送針腳23與信號地針腳25之間串聯有第一發光單元7,所述插頭2的信號地針腳25與插座3的信號地針腳35短接,所述插座3的信號接收針腳32與信號地針腳35之間串聯有第二發光單元8,所述兩發光單元的前端分別連接耳機插座5的左右聲道,所述耳機插座5的公共端連接信號地針腳35,所述插頭2的信號接收針腳22、信號發送針腳23和插座3的信號接收針腳32和信號發送針腳33連接有選擇電路9,所述選擇電路9可讓裝置在以下a、b兩種狀態之間轉換:?
a狀態:插頭2的信號接收針腳22與信號發送針腳23短接,插座3的信號接收針腳32與信號發送針腳33短接;?
b狀態:插頭2的信號接收針腳22與插座3的信號接收針腳32短接,插頭2的信號發送針腳23與插座3的信號發送針腳33短接。?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通信端口檢測裝置中,考慮到成本和電路的設計難度,選擇電路9設計由雙聯轉換開關6進行轉換電路連接,兩發光單元設計為由串聯的發光二極管4和電阻構成,為保證發光二極管4穩定工作,電阻阻值設計為400至2000歐,此處設計為800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德陽供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德陽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930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三網合一的EPON的接入結構
- 下一篇:一種柱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