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穩(wěn)固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690874.5 | 申請日: | 2013-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33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夏先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夏先坤 |
| 主分類號: | E01D1/00 | 分類號: | E01D1/00;E01D101/2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亞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馬振剛 |
| 地址: | 611939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穩(wěn)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普通建筑橋梁,特別是一種新型穩(wěn)固橋。?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建筑的普通橋,橋墩下,河床內均無基礎,左右橋邊墩無附墩,且橋墩與橋路板,橋路板與引橋連接結構方式簡單,如橋路板與橋墩的連接處僅將橋路板放置于在橋墩上,稍加水泥粘固即可。當然,在正常情況下,一般可能不會出現(xiàn)大的問題,如垮塌,但是一旦遇到突發(fā)事件就無力抗拒。因此,如何穩(wěn)固橋梁的任務勢在必行。?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承重力強且達到車輛通行風雨無阻,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新型穩(wěn)固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新型穩(wěn)固橋,包括橋身、橋墩、引橋、河床,其特征在于:由橋路板、橋墩、橋基、附墩、河床構成,橋身由橋路板之間通過在橋墩上的連接組成,在橋墩、附墩及橋路板相對應外延的河床內設橋基,橋墩和附墩與橋基接觸處設相對應交叉匹配的鋼筋連接即在橋墩、附墩與橋基相對應的結合部留鋼筋頭,以便交叉連接,并在連接縫隙處填充水泥,此種結合方式均適合以下所有連接);橋路板、橋路板與橋墩之間均通過由相匹配的鋼筋頭連接,引橋與橋墩填充混凝土粘接,通過其上有力的連接,橋路板、橋墩、附墩、橋基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整體結構式難以被破壞的所述的橋基由鋼筋混凝土和周圍設的邊筋組成,其橋基置于整體橋的相對應周邊且外延至少1米的河床內。所述橋身由橋路板之間通過在橋墩上的連接或采用橋整體灌注。附墩設在橋左右邊墩的外側。橋基深度至少3米或3米以上。所述的橋及連接處用的水泥均為水泥填充縫隙。?
本實用新型加固的結構簡單、適用,其效果是穩(wěn)固,承重力強、風雨無阻,即便遇上突發(fā)事件如地震、洪水沖刷等,也不會受到什么損失和任何影響。因此,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特別是社會效益更加明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橋路板,2、橋墩,3、橋基,4、附橋,5、引橋,6、鋼筋,7、河床,8、邊筋,9、橋身,10、橋欄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穩(wěn)固橋,包括橋身、橋墩、河床,由橋身9、橋墩2、橋基3、附橋4、河床7構成,橋身9由橋路板之間通過在橋墩2上的連接組成,在橋墩2、附墩2及橋路板1相對應外延的河床7內設橋基3,橋墩2和附墩4與橋基3接觸處設相對應交叉匹配的鋼筋6連接即在橋墩2、附墩4與橋基3相對應的結合部留鋼筋頭,以便交叉連接,并在連接縫隙處填充水泥,此種結合方式均適合以下所有連接。橋路板1、橋路板1與橋墩2之間均通過由相匹配的鋼筋6連接,引橋5與橋墩2填充混凝土粘接,通過其上有力的連接,橋路板1、橋墩2、附墩4、橋基3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整體結構式難以被破壞,。所述橋基3由混凝土和周圍設的邊筋8組成,其橋基3置于整體橋的相對應周邊且外延至少1米的河床內。附墩4設在橋左右邊墩的外側。橋基3深度至少3米或3米以上。所述的橋及連接處用的水泥均為水泥填充縫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夏先坤,未經夏先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9087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鉛粉研磨收集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外循環(huán)換熱反應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