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絮凝劑下料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90770.4 | 申請日: | 2013-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637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正余;李衛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陵市鏡鐵粉廠 |
| 主分類號: | B01F15/02 | 分類號: | B01F15/02;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412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絮凝 劑下料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絮凝劑處理,主要是一種絮凝劑下料結構。
背景技術????
絮凝劑主要是帶有正(負)電性的基團中和一些水中帶有負(正)電性難于分離的一些粒子或者叫顆粒,降低其電勢,使其處于穩定狀態,并利用其聚合性質使得這些顆粒集中,并通過物理或者化學方法分離出來。一般為達到這種目的而使用的藥劑,稱之為絮凝劑。絮凝劑主要應用于給水和污水處理領域。
在實際操作中,當把一定的絮凝劑投加到廢水中后,首先要使絮凝劑迅速、均勻地擴散到水中。絮凝劑充分溶解后,所產生的膠體與水中原有的膠體及懸浮物接觸后,會形成許許多多微小的礬花,這個過程又稱混合,混合過程要求水流產生激烈的湍流,在較快的時間內使藥劑與水充分混合,因而下料時要均勻,在攪拌勻速的情況下使混合均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絮凝劑下料結構,其結構改進簡單,增設控制下料量的環形擋板,且通過吸風機吸風下料,使下料均勻,使用效果更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絮凝劑下料結構,包括有攪拌桶,攪拌桶上方設有下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筒下方設有與下料筒連通的圓錐形下料斗,所述圓錐形下料斗的底面連通有下料管,所述的下料管內貫穿有一橫軸,所述的橫軸伸出下料管外,所述的下料管內在橫軸上固定有環形擋板,環形擋板正好堵塞在下料管內,所述橫軸的伸出端上固定有手柄;所述的下料管下方設有水平管道,水平管道與下料管連通,所述水平管道的另一端與一吸風機連通,吸風機的出風管對著攪拌桶的進料口上。
所述圓錐形下料斗的內壁上設有一層表面具有耐滑面的墊板。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手柄轉動橫軸使環形擋板移動位置,控制下料量,再通過吸風機,控制好其吸風速度,使吸取的絮凝劑均勻下料。
本實用新型中在圓錐形下料斗內設有一層表面具有耐滑面的墊板是為了使絮凝劑在進入圓錐形下料斗時不會粘結在斗內壁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結結構改進簡單,增設控制下料量的環形擋板,且通過吸風機吸風下料,使下料均勻,使用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一種絮凝劑下料結構,包括有攪拌桶1,攪拌桶1上方設有下料筒2,所述的下料筒2下方設有與下料筒連通的圓錐形下料斗3,所述圓錐形下料斗3的底面連通有下料管4,所述的下料管4內貫穿有一橫軸5,所述的橫軸5伸出下料管4外,所述的下料管4內在橫軸5上固定有環形擋板6,環形擋板6正好堵塞在下料管4內,所述橫軸5的伸出端上固定有手柄7;所述的下料管4下方設有水平管道8,水平管道8與下料管4連通,所述水平管道8的另一端與一吸風機9連通,吸風機9的出風管10對著攪拌桶1的進料口上。
所述圓錐形下料斗3的內壁上設有一層表面具有耐滑面的墊板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陵市鏡鐵粉廠,未經銅陵市鏡鐵粉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9077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擠塑保溫板生產用濾芯式動態冷卻器
- 下一篇:一種汽車前置電磁鐵保險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