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平地機回轉圈與角位器組合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90298.4 | 申請日: | 2013-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689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段俊杰;陳超海;宋宗華;張強大;盧圣利;熊聰;何明虎;閆鵬舉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徐工筑路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3/84 | 分類號: | E02F3/84 |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張榮亮 |
| 地址: | 221004 江蘇省徐***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地機 回轉 角位器 組合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地機用的回轉圈與角位器組合結構。
背景技術
回轉圈與角位器是平地機鏟刀控制機構的主要元件,該組合結構的主要功能是實現鏟刀回轉、鏟土角變換和側向伸縮等動作。常用的回轉圈一般通過一根拼焊的長軸與角位器形成銷釘連接,角位器分為一左一右裝配在回轉圈的外側,需要兩根油缸控制鏟土角變換的動作,這種回轉圈與角位器組合結構在中等作業強度下能滿足使用要求,但在重負載作業強度下,由于角位器通常做成板式結構,結構強度較低易損壞;當平地機工作時,回轉圈的長軸受到的沖擊較大,容易發生結構損壞,而長軸焊接在回轉圈上,損壞后無法更換;裝配在角位器與鏟刀體之間的引出油缸缺少防護,容易被大石塊等硬物沖擊而發生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滿足重負載作業強度要求的平地機回轉圈與角位器組合結構,其使用和維修方便,對引出油缸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平地機回轉圈與角位器組合結構,包括回轉圈、角位器、銷軸、墊片和開槽螺母;所述角位器是一根由兩端分別焊接有角位板的鋼管所構成的整體結構,角位器設置在回轉圈的內側;所述銷軸穿過角位器兩端的角位板與回轉圈形成銷釘連接;且所述回轉圈與角位器通過墊片與開槽螺母鎖緊在一起。
位于所述角位器左側的角位板上焊接有用于安裝引出油缸的安裝座,且角位板的上、下部設置有鏟刀滑槽,角位器的中部焊接有用于安裝鏟土角變換油缸的耳板。
與角位器兩端相接觸的回轉圈上分別設置有箱型的限位結構,所述限位結構的限位面分別與角位板的被限位面相吻合。
所述回轉圈的后部焊接有用于安裝鏟土角變換油缸的油缸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角位器做成整體結構,大大提高了其強度極限,連接回轉圈與角位器的獨立銷軸損壞后可以很方便地更換,引出油缸穿過角位器中間的鋼管進行裝配,這樣就使得引出油缸可以得到很好的防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圖1中角位器的左視圖。
圖中1.回轉圈,2.角位器,3.銷軸,4.墊片,5.開槽螺母,6、角位板,7、限位結構,8、油缸座,9、引出油缸,10、安裝座,11、鏟刀滑槽,12、耳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平地機回轉圈與角位器組合結構,包括回轉圈1、角位器2、銷軸3、墊片4和開槽螺母5;所述角位器2是一根由兩端分別焊接有角位板6的鋼管所構成的整體結構,角位器2設置在回轉圈1的內側;所述銷軸3穿過角位器2兩端的角位板6與回轉圈1形成銷釘連接;且所述回轉圈1與角位器2通過墊片4與開槽螺母5鎖緊在一起。
位于所述角位器2左側的角位板6上焊接有用于安裝引出油缸9的安裝座10,且角位板6的上、下部設置有鏟刀滑槽11,角位器2的中部焊接有用于安裝鏟土角變換油缸的耳板12。
與角位器2兩端相接觸的回轉圈1上分別設置有箱型的限位結構7,所述限位結構7的限位面分別與角位板6的被限位面相吻合。
所述回轉圈1的后部焊接有用于安裝鏟土角變換油缸的油缸座8。
將角位器2做成整體結構,大大提高了其強度極限,連接回轉圈1與角位器2的獨立銷軸損壞后可以很方便地更換,引出油缸9穿過角位器2中間的鋼管進行裝配,這樣就使得引出油缸9可以得到很好的防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徐工筑路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徐州徐工筑路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9029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城市窨井清淤機械手臂
- 下一篇:一種防錯位的安全井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