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調節式扳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90130.3 | 申請日: | 2013-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273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萬宏;趙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龍波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13/02 | 分類號: | B25B13/02;B25B23/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節 扳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安裝和拆卸內六角螺栓的工具領域,具體是一種可調節式扳手。
背景技術
在裝配場合中,內六角螺栓是最常用的緊固件,但是隨著產品設計的多樣化,功能全面化,各類零部件的安裝位置會導致內六角扳手安放困難甚至無法安放,安裝一個內六角螺栓往往需要很多時間,使得生產效率低下。但是,更改零部件位置又將導致產品性能的改變。
對于內六角螺栓的緊固,現有的扳手通常為L形,無論是長邊還是短邊,只要阻礙安裝,則必須將扳手拿起重新安放,若再遇到其他零部件阻擋安放,更是費時費力。
雖然有扭力扳手等類似工具可以進行一次安放,簡單高效,但若零部件安裝緊密,則扭力扳手等無法發揮其長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調節式扳手,來解決因零部件本身布置緊密導致的內六角螺栓緊固困難的問題,以提高安裝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調節式扳手,包括有L形桿、調節桿和直桿,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桿的一端具有一體連接的前延伸塊,所述直桿的一端具有一體連接的且與前延伸塊相對的后延伸塊,所述的調節桿上設有軸向通孔,所述的前、后延伸塊分別從調節桿的兩端向內延伸到軸向通孔內并與軸向通孔的內壁滑動配合,前、后延伸塊的外壁上分別設有一排斜向凹槽,所述調節桿外壁的兩端分別設有與所述的軸向通孔相通的缺口,所述的缺口內分別轉動安裝有調節塊,所述調節塊分別卡在所述的一排斜向凹槽中的若干個斜向凹槽內。
所述的可調節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桿、調節桿和直桿均為外六角形結構。
所述的可調節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延伸塊分別為方形塊,且前、后延伸塊的長度為30mm,所述的軸向通孔為方形孔。
所述的可調節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排斜向凹槽的深度分別為1.5mm。
所述的可調節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塊為螺旋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具有適應性強、使用簡單、方便、高效等特點,可以很好的解決因零部件本身布置緊密導致的內六角螺栓緊固困難的問題,極大的提高了安裝效率,可應用于各種場合的內六角螺栓緊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一種可調節式扳手,包括有L形桿1、調節桿2和直桿3,L形桿1的一端具有一體連接的前延伸塊4,直桿3的一端具有一體連接的且與前延伸塊4相對的后延伸塊5,調節桿2上設有軸向通孔,前、后延伸塊4、5分別從調節桿2的兩端向內延伸到軸向通孔內并與軸向通孔的內壁滑動配合,前、后延伸塊4、5的外壁上分別設有一排斜向凹槽6,調節桿2外壁的兩端分別設有與軸向通孔相通的缺口,缺口內分別轉動安裝有調節塊7,調節塊7分別卡在一排斜向凹槽6中的若干個斜向凹槽內。
本實用新型中,L形桿1、調節桿2和直桿3均為外六角形結構;前、后延伸塊4、5分別為方形塊,且前、后延伸塊4、5的長度為30mm,軸向通孔為方形孔;一排斜向凹槽6的深度分別為1.5mm;調節塊7為螺旋形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龍波電氣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龍波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901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