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餐廚垃圾三相分離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88918.0 | 申請日: | 2013-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300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彭清;舒春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中聯重科環衛機械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0 | 分類號: | C02F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雪;黃志興 |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垃圾 三相 分離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餐廚垃圾處理,具體地,涉及一種餐廚垃圾三相分離系統。
背景技術
餐廚垃圾三相分離主要是將餐廚垃圾中的廢油脂、廢水和渣料分離,是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的關鍵工段。三相分離工藝一般是先將餐廚垃圾漿料蒸煮至一定溫度,使餐廚垃圾漿料中的油水充分呈游離狀態。然后經過輸送泵輸送至三相分離機,經離心分離成廢油脂、廢水及渣料。
現有技術中,如圖1所示。餐廚垃圾連續三相分離系統主要包括三相分離機3、管路8、輸送泵2和多個蒸煮釜4。餐廚垃圾漿料在蒸煮釜4內被加熱至50~100℃(一般為蒸汽加熱),并通過設置蒸煮釜4內的攪拌裝置使漿料受熱均勻,一方面使餐廚垃圾漿料中的油和水充分呈游離狀態,降低漿料的粘稠性,增加三相分離的油脂分離效率,另一方面能將漿料中的細菌和微生物殺滅,防止分離后的廢油脂和有機渣料短期內變質腐敗。實際處理過程中,每個蒸煮釜4并非同時工作,當三相分離機3處理完其中一個蒸煮釜4的漿料,經常出現其他蒸煮釜4正在蒸煮的情況,此時三相分離機3必須停機等待下一個蒸煮釜4蒸煮完畢并排料方能繼續處理,因此導致三相分離機3必須頻繁停機,降低了處理效率且縮短了三相分離機的使用壽命。另外,多個蒸煮釜4的出料口分別經導管5連通至同一根管路8后送至輸送泵2,因為管道匯合處阻力較大且管路8的水平輸送距離較長,導致管路8內容易沉積重雜質導致管道堵塞。一旦管路8堵塞或蒸煮釜4正在蒸煮沒有漿料進入輸送泵,輸送泵2即出現空轉現象,損壞泵體。尤其是輸送泵2選用螺桿泵時,一旦轉子缺料空轉,定子在半小時內即磨損失效。
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無法連續處理、管路容易堵塞、三相分離機和輸送泵容易損壞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餐廚垃圾三相分離系統,該系統能夠連續進行處理,并且能夠避免管路堵塞,延長三相分離機和輸送泵的使用壽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餐廚垃圾三相分離系統,其中,該餐廚垃圾三相分離系統包括緩沖料池、輸送泵、三相分離機和多個蒸煮釜,每個所述蒸煮釜的出料口分別連通于所述緩沖料池,所述緩沖料池內的物料通過所述輸送泵輸送至所述三相分離機。
優選地,所述緩沖料池的容積為2個以上的所述蒸煮釜的容積。
優選地,所述緩沖料池具有池體和頂蓋,所述緩沖料池的頂蓋設置有多個進料口,每個所述蒸煮釜的出料口通過導管連接于所述進料口。
優選地,多個所述蒸煮釜沿所述緩沖料池的長度方向布置并設置在所述緩沖料池的頂蓋上。
優選地,所述緩沖料池的上方設置有連接多個所述蒸煮釜的操作平臺。
優選地,所述輸送泵連通于所述緩沖料池的底部。
優選地,所述緩沖料池的底部具有朝向所述輸送泵的連通處向下傾斜的斜面。
優選地,所述緩沖料池設置有池體保溫層。
優選地,所述輸送泵為螺桿泵。
優選地,所述緩沖料池內設置有料位傳感器,所述餐廚垃圾三相分離系統包括用于根據所述料位傳感器的信號控制所述輸送泵和所述三相分離機的控制器。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經蒸煮釜處理的物料首先進入緩沖料池,避免了多個蒸煮釜送料導致的管道堵塞和較長的管路的使用,因而能夠延長輸送泵的使用壽命。通過使緩沖料池內的物料達到預定料位再進行三相分離,可以進行連續的處理,因而可以避免因蒸煮釜間斷工作而頻繁停止三相分離機以及由此導致的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說明現有技術的餐廚垃圾三相分離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餐廚垃圾三相分離系統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緩沖料池??2輸送泵??3三相分離機??4蒸煮釜
5導管??6斜面??7操作平臺??8管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參考附圖所示的上、下、左、右;“內、外”是指相對于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中聯重科環衛機械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沙中聯重科環衛機械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8891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備緊急制動裝置的電梯
- 下一篇:一種手搖繞線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