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用座椅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87548.9 | 申請日: | 2013-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234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鈴木康方;古川謙次;村上俊男;松本裕司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紡織株式會社;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N2/32 | 分類號: | B60N2/32;B60N2/22;B60N2/0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車文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座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用座椅。詳細而言,涉及一種通過由使用者按規定的順序操作多個操作桿而將座椅主體切換為特定的形態的車輛用座椅。
背景技術
目前,已知按如下方式構成的車輛用座椅:在車輛用座椅中設置有多個操作桿,通過按規定的順序操作幾個操作桿,而階段性地將車輛用座椅切換為特定的形態(日本特開2012-131409)。在上述日本特開2012-131409公開的車輛用座椅中,其按如下方式構成:通過按順序操作兩個操作桿,而階段性地將車輛用座椅切換為折疊的狀態。具體而言,通過操作設置在座椅靠背的肩部的第一操作桿,而使座椅靠背傾倒直至成為前傾姿勢的中途位置并卡止,在該狀態下,接著通過操作設置在座墊的外側部的第二操作桿,而使座椅靠背大幅度傾倒直至折疊在座墊的上表面部的位置。
實用新型內容
但是,在日本特開2012-131409中,對于不知曉操作桿的操作步驟的使用者來說,不易判明操作的步驟,在使用性上還有改善的余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容易判明用于按規定的順序操作多個操作桿的操作步驟。
第一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輛用座椅,通過由使用者按規定的順序操作多個操作桿,而將座椅主體切換為特定的形態,其中,對于多個操作桿,設有能使使用者識別應操作的順序的標記部。
根據該第一實用新型,對于為了將座椅主體切換為特定的形態而被操作的多個操作桿,分別設有能使使用者識別應操作的順序的標記部,由此,即使是不知道操作步驟的使用者,通過觀看標記部,也能夠容易地判斷應操作的順序。這樣,能夠容易地判明按規定的順序操作多個操作桿的操作步驟。
第二實用新型在所述的第一實用新型中,設有標記部的多個操作桿并列設于座椅主體上的同一側的面上。
根據該第二實用新型,將帶有標記部的多個操作桿并列設于座椅主體上的同一側的面上,由此容易從同一方向一起目視識別各操作桿帶有的標記部。因此,在使用者操作前一個操作桿后,能夠容易地找到接下來要進行操作的操作桿,從而能夠更加簡單地進行將座椅主體切換為特定的形態的操作。
第三實用新型在所述的第一或第二實用新型中,設為如下的結構。多個操作桿設于座椅主體的車輛外側的側部,并構成為,通過從在打開了座椅主體旁邊的乘降車門的車輛外站立的位置分別按順序操作所述多個操作桿,而將座椅主體從通常的可就座使用的狀態階段性地切換為向前側折疊的大幅度傾倒狀態。標記部在多個操作桿上設于使用者從在打開了上述乘降車門的車輛外站立的位置分別能夠目視識別的向上方且外側敞開的面部上。
根據該第三實用新型,在使用者從在打開了乘降車門的車輛外站立的位置對座椅主體進行大幅度傾倒操作的情況下,能夠從站在上述車輛外的位置一齊識別帶有能識別出應操作的順序的標記部的多個操作桿,并且,使用者能夠從站在所述車輛外的位置進行多個操作桿的操作,從而能夠順利進行使座椅主體大幅度傾倒的操作。
附圖說明
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特征、優點以及產業上的意義進行說明,其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圖1是表示實施例1的車輛用座椅的整體結構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車輛用座椅的翻移(walk-in)動作的側視圖;
圖3是表示車輛用座椅的翻移動作的側視圖;
圖4是表示車輛用座椅的下翻(fold?down)動作的側視圖;
圖5是表示車輛用座椅的斜躺(reclining)動作的側視圖;
圖6是表示車輛用座椅內部的骨架結構的立體圖;
圖7是要部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圖8是表示座椅靠背處于初始位置狀態的要部放大圖;
圖9是表示座椅靠背的翻移動作的中途狀態的要部放大圖;
圖10是表示將座椅靠背傾倒直至前傾位置的狀態的要部放大圖;
圖11是表示將座椅靠背傾倒直至大幅度傾倒位置的狀態的要部放大圖;
圖12是表示將座椅靠背從大幅度傾倒位置抬起的中途狀態的要部放大圖;
圖13是表示將座椅靠背從前傾位置抬起的中途狀態的要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圖對用于實施本實用新型的方式進行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紡織株式會社;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紡織株式會社;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8754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實時搜索醫學數字影像信息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電能表校表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