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LED顯示屏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85751.2 | 申請日: | 2013-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359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漫鐵;吳明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33 | 分類號: | G09F9/33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led 顯示屏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LED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LED顯示屏。
背景技術
LED顯示屏通常作為廣告顯示裝置樹立于戶外,因而LED顯示屏需要具有較好的防水系統。但現有的LED顯示屏防水系統過于簡單,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易發生滲水的情況,進而影響LED顯示屏的顯示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較好防水性能的LED顯示屏。
一種LED顯示屏,包括:
箱體骨架;
設于所述箱體骨架一側的LED顯示模組,所述LED顯示模組在靠近所述箱體骨架的一側設有裝配環;
設于所述箱體骨架另一側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靠近所述箱體骨架的一側設有用于走線的固定孔;
防水結構,包括防水罩及第一防水圈,所述防水罩包括筒體結構及分別設于所述筒體結構兩端的底座環與抵接環,且所述抵接環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座環之上,所述底座環固定于所述控制盒上,且所述抵接環位于所述固定孔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防水圈設于所述底座環與所述抵接環之間,所述筒體結構、所述抵接環及所述第一防水圈容置于所述裝配環內,且所述第一防水圈與所述裝配環過盈配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防水罩還包括設于所述底座環與所述抵接環之間的第一中間環,且所述第一中間環靠近所述抵接環的一側上設于筒狀連接部,所述筒狀連接部遠離所述抵接環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抵接環靠近所述第一中間環的一側上;所述第一中間環位于所述底座環上的正投影的外周緣與所述抵接環位于所述底座環上的正投影的外周緣重合,所述第一防水圈設于所述第一中間環與所述抵接環之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防水罩還包括設于所述底座環與所述抵接環之間的第二中間環,所述第二中間環靠近所述底座環的一側固定與所述底座環上,且所述抵接環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中間環之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防水結構還包括第二防水圈,所述第二防水圈設于所述底座環與所述控制盒之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裝配環遠離所述控制盒的一端設有環形凸緣部,所述抵接環與所述環形凸緣部抵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防水結構還包括防水棉圈,所述防水棉圈設于所述抵接環與所述環形凸緣部之間,且所述防水棉圈與所述裝配環過盈配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裝配環呈橢圓筒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箱體骨架具有磁吸性,所述LED顯示模組上設有磁柱,所述LED顯示模組通過所述磁柱固定于所述箱體骨架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箱體骨架包括方形外框以及橫梁,多根所述橫梁平行間隔設于所述方形外框一端;
所述LED顯示模組上設有多根所述磁柱,多根所述磁柱間隔排列于所述裝配環的兩側上,且沿所述LED顯示模組的軸向延伸排列,多塊所述LED顯示模組分別位于形成于所述箱體骨架上的多個間隔的上方,且拼接成顯示面板。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裝配環上設有漏水口。
上述LED顯示屏中的裝配環凸設于LED顯示模組上,而防水罩的筒體結構與抵接環容置于裝配環內,可以有效防止水流進入LED顯示模組及控制盒內。而且設于底座環與抵接環之間的第一防水圈與裝配環過盈配合,進而可以進一步有效防止水流進入LED顯示模組及控制盒內。因此,上述LED顯示屏具有較好的防水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方式中的LED顯示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LED顯示屏沿A-A線的剖視圖;
圖3為圖2的分解圖;
圖4為圖3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LED顯示模組與防水棉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控制盒與防水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多種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857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