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旅行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80807.5 | 申請日: | 2013-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240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厲楠;王新東;杜浩明;胡晉睿;金帥;李哲;楊國福;俞佳蘇;張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機學院 |
| 主分類號: | A45C5/04 | 分類號: | A45C5/04;A45C5/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勝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曾人泉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旅行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箱包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帶有可爬樓滾筒板結構的旅行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務出差、培訓學習、異地交流、勞務承包、旅游觀光等事項越來越多,因此,對旅行箱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那種用旅行包、蛇皮袋的情況越來越少了。我國各地的火車站、機場、長途汽車站每天都有大量的人群流動,人們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箱子和背包。對大多數旅客而言,拉桿式行李箱已是不可或缺的物品,現在市場上也有各種各樣的拉桿箱可供人們選擇。但是,現在的拉桿箱還是有某些不足的。例如,當人們拉著較重的拉桿箱遇到沒有電梯的樓梯時(現在的一些多層房子是沒有電梯的,住在樓上的只能爬樓梯),只有手拎或者肩扛才能將行李箱搬上去。現在的拉桿箱不具有對應的爬樓梯的功能。目前,有一種“三輪式”行李架,它靠三個輪子交替作為支點可以在樓梯臺階上移動而減輕人的負擔,但用其搬較重的行李箱還是有些困難的。事實上人們也很少在帶拉桿箱的同時再帶一個“三輪式”行李架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帶有可爬樓滾筒板結構的旅行箱,在箱子的背面設有滾筒板,使所述箱子能貼著樓梯臺階的邊緣滾動,上樓時人不會很累,箱子也不會輕易磨損。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旅行箱,含有箱體、箱蓋、拉鏈、側邊把手、頂端把手、拉桿和萬向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體的背面設有第一滾筒板和第二滾筒板;所述第一滾筒板和第二滾筒板為相同的結構件,含有支撐板、支撐側板、滾動軸承、滾筒、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在所述支撐板面上的兩側各設置一塊支撐側板,在所述支撐側板的上端設置若干滾動軸承,在兩側對應的支撐側板上的滾動軸承上通過小滾軸設置滾筒,所述滾筒構成滾筒板結構,將所述滾筒板——包括第一滾筒板和第二滾筒板豎直通過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箱體的背面。
進一步,將所述第二固定端呈90°向內彎曲固定在所述箱體的底面。
進一步,所述第一滾筒板和第二滾筒板設置在所述箱體背面的中下部位,滾筒板延伸至所述箱體背面的底端。
進一步,所述第一滾筒板和第二滾筒板的兩端呈坡度或弧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一種旅行箱的積極效果是:在箱子的背面增加了滾筒板結構,使所述箱子能貼著樓梯臺階的邊緣滾動,上樓時人不會很累,箱子也不會輕易磨損。此外,由于滾筒板是設置在箱子背面的外面的,不占用箱子的內存,所以不影響箱體的容量,只要將箱子背板適當加固即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旅行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滾筒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標號分別為:
1、箱體;?????????????????2、箱蓋;??????????????????3、拉鏈;
4、側邊把手;???????????5、頂端把手;????????????6、拉桿;
7、第一滾筒板;????????8、第二滾筒板;?????????9、萬向輪;
10、支撐板;?????????????11、支撐側板;??????????12、滾動軸承;
13、滾筒;????????????????14、第一固定端;???????15、第二固定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一種旅行箱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不限于以下的實施方式。
參見圖1。一種旅行箱,含有箱體1、箱蓋2、拉鏈3、側邊把手4、頂端把手5、拉桿6和萬向輪9,上述結構件可采用現有箱子的結構件。本實用新型要做的是:在所述箱體1的背面設置第一滾筒板7和第二滾筒板8,使箱體1背面具有可滑動的結構。
所述第一滾筒板7和第二滾筒板8為相同的結構件,它們都含有支撐板10、支撐側板11、滾動軸承12、滾筒13、第一固定端14和第二固定端15(參見圖2)。所述支撐板10、支撐側板11、滾筒13、第一固定端14和第二固定端15應采用金屬板材結構件。在所述支撐板10面上的兩側各設置(焊接)一塊支撐側板11,在所述支撐側板11的上端設置若干通孔,在所述通孔內嵌置滾動軸承12,應使滾動軸承12的外層與所述支撐側板11的上端相應固定(點焊),然后在兩側對應的支撐側板11上的滾動軸承12上通過小滾軸設置(套接)滾筒13,套接后滾筒13的邊應高出支撐側板11的上端,使所述滾筒13能先與外界接觸。由若干滾動軸承12構成的滾筒13構成滾筒板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機學院,未經上海電機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8080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