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超聲波探傷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80764.0 | 申請日: | 2013-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15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姜巍;曹占義;孫旭;劉勇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9/04 | 分類號: | G01N29/04;G01N29/265;G01N29/28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齊安全;胡景陽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超聲波 探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屬試件及零件質量的檢測設備,更確切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超聲波探傷儀。
背景技術
近年來,針對三維超聲波成像開發了很多不同的技術。鑒于獲取方法,可分為四類:二維轉換器陣列、機械掃描儀以及具有和不具有位置信息的徒手掃描方法。在醫學領域,三維超聲波診斷設備得到快速發展。與CT和MRI成像相比,超聲波是獲得立體成像的低成本解決方案。此外,操作無需專業培訓和輻射保護。由于人體外形各不相同,應用在醫學領域的超聲波儀器一般為手動控制,并不適用于大批量工業零件檢測,通過一定的改良,可以將醫學上應用的三維超聲波技術應用到工業檢測上。尤其是超聲波探傷機械掃描儀技術,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在金屬試件及零件無損檢測中,超聲波探傷技術是一種重要手段。超聲波在被檢測材料中傳播時,材料的聲學特性和內部組織的變化對超聲波的傳播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對超聲波受影響程度和狀況的探測從而了解材料性能和結構變化的技術稱為超聲檢測。超聲波探傷是利用超聲波能透入金屬內部,并由一個截面進入另一個截面時,在截面邊緣發生反射的特點來檢測缺陷零件的一種方法。對于金屬材料超聲波探傷而言,超聲波探傷探頭通過耦合劑與金屬材料試件接觸。目前,很多材料的超聲波探傷仍采用目測探傷和手工超聲波探傷,勞動強度較大、探傷效率較低,探頭在試件表面的移動定位能力低。現有超聲波探傷裝置不具備自動噴涂耦合劑裝置、探頭與試件距離需要手動調整、試件不能自動運動,難以實現探傷的三維化和自動化,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探傷工藝整個流程需要較長時間,非常影響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了現有超聲波探傷設備不能自動噴涂耦合劑、試件不能自動運動、探頭定位精度低、難以實現探傷的三維化和自動化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自動超聲波探傷儀。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所述的自動超聲波探傷儀包括探頭部分、導軌部分與卡具部分;
探頭部分通過其中的探頭升降架安裝在導軌部分中的導軌的滑塊的頂端面上為螺栓固定連接,探頭部分從導軌部分中的導軌外殼中的罩蓋上的長方形通孔中伸出,卡具部分安裝在導軌部分中的導軌外殼上,卡具部分中的主動卡頭與從動卡頭安裝在導軌外殼的兩端,探頭部分中的探頭的頂端面和主動卡頭與從動卡頭的中心連線處同一水平面內。
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探頭部分還包括探頭連接線、探頭固定架、探頭升降架、耦合劑儲備箱、加壓管、加壓氣瓶、一號探頭保護支柱、二號探頭保護支柱、三號探頭保護支柱、壓縮螺旋彈簧、耦合劑輸送管、一號耦合劑噴嘴、二號耦合劑噴嘴和三號耦合劑噴嘴。壓縮螺旋彈簧豎直地安裝在探頭升降架中可移動升降臺的底端焊接連接,耦合劑儲備箱的一端與探頭升降架的右側焊接連接,耦合劑儲備箱底面和探頭升降架的底面共面,耦合劑輸送管中的C型管路的短直段端口與耦合劑儲備箱側壁下端的通孔連接,由耦合劑輸送管組成的環路部分放置在探頭升降架中可移動升降臺的頂端,耦合劑輸送管中的C型管路的長直段端口與由耦合劑輸送管組成的環路部分的一接口連接,探頭固定架的底端采用焊接方式安裝在探頭升降架中可移動升降臺的頂端,即探頭固定架的底端安裝在由耦合劑輸送管組成的環路部分之內,一號探頭保護支柱、二號探頭保護支柱和三號探頭保護支柱豎直地安裝在探頭固定架的頂端,一號耦合劑噴嘴、二號耦合劑噴嘴與三號耦合劑噴嘴分別安裝在由耦合劑輸送管組成的環路部分的接口上,探頭固定安裝在探頭固定架中,探頭連接線一端接口與探頭相連接,探頭連接線另一端與數據發射接收電路部分相連接,探頭(17)的頂端與一號耦合劑噴嘴、二號耦合劑噴嘴和三號耦合劑噴嘴的頂端面構成的平面共面,并低于一號探頭保護支柱、二號探頭保護支柱和三號探頭保護支柱的頂端面構成的平面,加壓管的一端接口采用法蘭連接方式連接到耦合劑儲備箱頂端面的通孔上,加壓管的另一端接口采用法蘭連接方式連接到導軌外殼外側的加壓氣瓶的氣體輸出端口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807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溶劑型環保PU革及其生產方法
- 下一篇:具有自適應冷卻通道的渦輪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