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雨陽篷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680381.3 | 申請日: | 2013-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312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魏科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魏科峰 |
| 主分類號: | E04F10/08 | 分類號: | E04F10/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雨陽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雨陽篷,用于安裝于門窗、空調機、庭院等處遮陽擋雨。?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雨陽篷的結構復雜、強度不高,也沒有隔音、隔熱的功能;下雨時噪音大,雨陽篷經(jīng)太陽烤曬,雨陽篷下溫度高。?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雨陽篷,具有結構簡單、強度高的特點。?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雨陽篷,它包括頂篷板、左堵頭支撐板、右堵頭支撐板;左堵頭支撐板位于頂篷板的左側,左堵頭支撐板與頂篷板固定,左堵頭支撐板的縱向后端部上設有用于固定的孔;右堵頭支撐板位于頂篷板的右側,右堵頭支撐板與頂篷板固定,右堵頭支撐板的縱向后端部上設有用于固定的孔;?
其特征在于:頂篷板的縱向中部為弧形,頂篷板的橫截面為梯形或波浪形,頂篷板的縱向的后端部與水平面成直角,后端部的后端向前向上折起,后端部的后端向前向上折起內(nèi)固定有鐵片,后端部上設有用于固定的孔,鐵片對應的部位也設有用于固定的孔;頂篷板的縱向的前端部的前端向下豎折,再向后向上折起,再向后水平折起,再向前水平折起,所述再向后向上折起內(nèi)固定有鐵棒。?
頂篷板由上層金屬板、輕質材料填充層、下層金屬板組成,上層金屬板、下層金屬板的縱向中部均為弧形,下層金屬板的橫截面為直線,上層金屬板位于下層金屬板的上方,上層金屬板的橫截面為梯形,上層金屬板與下層金屬板之間的空間內(nèi)填充有輕質材料填充層,上層金屬板與下層金屬板的四周固定連接。?
輕質材料填充層的材料為泡沫、海綿或塑料等輕質材料(起隔音,隔熱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強度高的特點,還具有隔音、隔熱,美觀,拼裝簡單,安裝方便,節(jié)約人力物力,批量生產(chǎn)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頂篷板的俯視圖。?
圖3是圖1右視圖。?
圖4是圖1左視圖。?
圖5是圖2中頂篷板的右視圖。?
圖6是圖2沿A-A線剖視放大圖(第一個實施例)。?
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的剖視放大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個實施例的剖視放大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四個實施例的剖視放大圖。?
圖10是圖5中B部放大圖。?
圖11是圖5中C部放大圖。?
圖中:1-頂篷板,2-左堵頭支撐板,3-右堵頭支撐板,4-前端部,5-后端部,6-小間隔,7-輕質材料填充層,8-下層金屬板,9-鐵棒,10-鐵片。?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6、圖10、圖11所示,一種雨陽篷,它包括頂篷板1、左堵頭支撐板2、右堵頭支撐板3;左堵頭支撐板2位于頂篷板1的左側,左堵頭支撐板2與頂篷板1固定(焊接,或由鉚釘固定),左堵頭支撐板2的縱向后端部上設有用于固定的孔(孔徑Ф8mm-Ф12mm,用于與建筑物固定);右堵頭支撐板3位于頂篷板1的右側,右堵頭支撐板3與頂篷板1固定(焊接,或由鉚釘固定),右堵頭支撐板3的縱向后端部上設有用于固定的孔(孔徑Ф8mm-Ф12mm,用于與建筑物固定);?
頂篷板1的縱向中部為弧形(即除后端部和前端部外的部分,如圖5所示,頂篷板1的后端高、前端低),頂篷板1的橫截面為梯形[如圖6所示;凸起梯形之間留小間隔6(小間隔6的寬度為20mm-50mm)],頂篷板1的縱向的后端部5與水平面成直角(如圖5、圖11所示),后端部5的后端向前向上折起[即,后端部5為下折20mm-60mm邊,然后再向前(或稱為“向內(nèi)”),向上折邊,成壓實雙層邊,成重疊邊,四邊無鋒利邊,不傷手],后端部5的后端向前向上折起內(nèi)固定有鐵片10(如圖11所示,增加強度),后端部5上設有用于固定的孔(孔徑Ф8mm-Ф12mm),鐵片10對應的部位也設有用于固定的孔;頂篷板1的縱向的前端部4的前端向下豎折,再向后向上折起(折起成30-60°角,自然形成滴水沿),再向后水平折起,再向前水平折起(如圖5、圖10所示,成重疊邊,四邊無鋒利邊,不傷手),所述再向后向上折起內(nèi)固定有鐵棒9(增加強度)。?
如圖3、圖4所示,左堵頭支撐板2、右堵頭支撐板3的縱向弧形與頂篷板1的縱向中部弧形一致(縱向中部與水平直線形成30—70°弧形夾角),左堵頭支撐板2、右堵頭支撐板3的四周折10mm-30mm邊,然后再折回,成壓實雙層邊。?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魏科峰,未經(jīng)魏科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8038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