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移液管測漏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73757.8 | 申請日: | 2013-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642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富永福;周邦傳;陳志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立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7C5/34 | 分類號: | B07C5/34;B07C5/02;B07C5/36;B65G47/90;G01M3/26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金源通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朱新學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液管測漏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移液管生產設備,尤其是一種移液管測漏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移液管的氣密性檢測設備,都只能對移液管單獨檢測,如專利號為200920353429.3的專利中公開的移液管氣密性測漏裝置中對移液管的檢測只能單獨檢測,每根檢測消耗時間多,總體的檢測效率低下,影響正常生產進度,增加生產成本,而且檢測出的不合格產品無法直接篩選出,容易造成混淆,影響檢測的準確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檢測效率快的移液管測漏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移液管測漏機,它包括機架、上料裝置、物料輸送機構、次品收集箱和成品收集箱,在機架的一端設有上料裝置,在機架的中間設有一組物料輸送機構,在物料輸送機構的外側設有物料上抬裝置,且物料上抬裝置的位置低于物料輸送機構,物料上抬裝置可相對與機架上下往復運動,在物料上抬裝置的正上方的機架上設有夾持板,在與物料上抬裝置上升至最高時相對應位置的兩側分別設有頂板,其中一側的頂板固定在頂柱氣缸上,且頂柱氣缸設置在機架上,另一側的頂板通過連接塊固定在滑軌上,滑軌固定在機架上,且連接塊在滑軌上的運動方向及頂柱氣缸的伸縮方向均與物料輸送機構垂直,連接塊與固定在機架上的往復氣缸的頂桿連接,往復氣缸的伸縮方向與連接塊的運動方向一致,在兩側的頂板上與物料輸送機構的凹齒對應位置對稱設有多組密封墊圈,在與頂柱氣缸連接的側板上的密封墊圈中心設有進氣管道,在連接塊上設有連接臂,在連接臂上設有個數與密封墊圈組數相同的氣爪,每個氣爪位于一組密封墊圈之間,在相對于連接塊一側的機架外部設有次品收集箱,在物料輸送機構的出口處設有成品收集箱,該結構實現可一次性檢測多個移液管,同時對其中的不合格產品進行分揀,避免混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作為優化,密封墊圈的組數優選為2組。
在物料上抬裝置的頂面相對于每個密封墊圈的中心的兩側設有一組凸起,可更好的實現對移液管在物料上抬裝置上的定位,避免其在上抬過程中發生偏移,而影響其檢測過程中與密封墊圈之間的密封性能,從而影響檢測的真實性。
所述的上料裝置由料斗、輸送帶和電機組成,輸送帶上間隔設有擋條。
所述的物料輸送機構由鋸齒形鏈條、轉軸和電機組成。
移液管測漏機檢測步驟:由上料裝置將移液管逐根輸送至物料輸送機構將移液管輸送至物料上抬裝置后,物料上抬裝置將移液管抬起,并與夾持板配合后將移液管固定,然后頂柱氣缸和往復氣缸運動,使頂板上的密封圈與移液管兩端密封固定,然后進氣管道將空氣壓入移液管后,壓力加大至一定值后,內部氣壓穩定,則移液管氣密性好,反之則氣密性差,為次品;若檢測出次品,該次品上方的氣爪將次品夾持,物料上抬裝置下降,成品回到物料輸送機構上輸送至成品收集箱中,同時往復氣缸運動將夾持有次品的氣爪運動至次品收集箱上方,氣爪松開,次品則進入次品收集箱,即完成了對移液管的氣密性檢測。
本實用新型所得到的移液管測漏機,其通過頂板上的密封墊圈之間的配合,及進氣管道的氣壓供給及監測,實現對移液管的氣密性的檢測,同時檢測出不合格產品時,通過氣爪將不合格產品抓取并利用往復氣缸帶動氣爪運動至次品收集箱處,將次品投入次品收集箱中,實現分揀,避免混淆,從而提高檢測的精確性,同時可一次性檢測兩根甚至多根移液管,大大提高移液管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描述的移液管測漏機,它包括機架2、上料裝置1、物料輸送機構3、次品收集箱9和成品收集箱16,在機架2的一端設有上料裝置1,在機架2的中間設有一組物料輸送機構3,在物料輸送機構3的外側設有物料上抬裝置4,且物料上抬裝置4的位置低于物料輸送機構3,物料上抬裝置4可相對與機架2上下往復運動,在物料上抬裝置4的正上方的機架2上設有夾持板5,在與物料上抬裝置4上升至最高時相對應位置的兩側分別設有頂板6,其中一側的頂板6固定在頂柱氣缸11上,且頂柱氣缸11設置在機架2上,另一側的頂板6通過連接塊12固定在滑軌13上,滑軌13固定在機架2上,且連接塊12在滑軌13上的運動方向及頂柱氣缸11的伸縮方向均與物料輸送機構3垂直,連接塊12與固定在機架2上的往復氣缸16的頂桿連接,往復氣缸16的伸縮方向與連接塊12的運動方向一致,在兩側的頂板6上與物料輸送機構3的凹齒對應位置對稱設有多組密封墊圈7,在與頂柱氣缸11連接的側板上的密封墊圈7中心設有進氣管道8,在連接塊12上設有連接臂14,在連接臂14上設有個數與密封墊圈7組數相同的氣爪15,每個氣爪15位于一組密封墊圈7之間,在相對于連接塊12一側的機架2外部設有次品收集箱9,在物料輸送機構3的出口處設有成品收集箱16,密封墊圈7的組數優選為2組;在物料上抬裝置4的頂面相對于每個密封墊圈7的中心的兩側設有一組凸起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立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立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7375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魚類行為與神經觀察和研究裝置
- 下一篇:水箱式植物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