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訂書針包裝機的成型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72731.1 | 申請日: | 2013-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381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葉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南 |
| 主分類號: | B65B35/50 | 分類號: | B65B35/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訂書針包 裝機 成型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訂書針包裝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訂書針包裝方式,通常采用人工分揀、人工裝配和人工外包裝盒制作的方式,其中,對于制作好的訂書針,首先需要進行長短的分離,對于短的訂書針,需要通過膠水補充為長的訂書針;另外,需要按照包裝需要,將訂書針正反面疊置,并排地布置,并放入預先制作的包裝盒內,完成整個包裝工序。
上述的訂書針正反面疊置,并排布置均采用人工方式,存在的技術缺陷: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已有訂書針成型方式的人工操作、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的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機械化操作、降低勞動強度、提升工作效率的訂書針包裝機的成型機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訂書針包裝機的成型機構,包括上導料槽、下導料槽和出料板,所述上導料槽位于所述下導料槽的上方,所述上導料槽、下導料槽傾斜布置,且所述上導料槽的傾斜角比所述下導料槽的傾斜角大,所述上導料槽的上部進口與容納開口朝下的訂書針的第一進料口連接,所述下導料槽的上部進口與容納開口朝上的訂書針的第二進料口連接,所述上導料槽的下部出口與所述出料板的上出料口連接,所述下導料槽的下部出口與所述出料板的下出料口連接,所述上出料口位于所述上出料口的正上方,所述上出料口和下出料口上均安裝放料閘門。
進一步,一個上導料槽和一個下導料槽組成成型單元,所述成型機構還包括輸送帶,所述輸送帶與所述出料板平行布置且位于所述上出料口和下出料口的出料方向,成型單元按照輸送帶運動方向依次并排布置。
再進一步,所述成型單元分為下層成型子單元和上層成型子單元,沿著輸送帶運動方向依次布置下層成型子單元、上層成型子單元,所述下層成型子單元和上層成型子單元的數量相等,所述上層成型子單元的下出料口位于所述下層成型子單元的上出料口的上方。
本發明中的“成型”是指,開口朝上的訂書針和開口朝下的訂書針上下堆疊成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在:機械化操作、降低勞動強度、提升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訂書針包裝機的成型機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照圖1,一種訂書針包裝機的成型機構,包括上導料槽1、下導料槽2和出料板3,所述上導料槽位1于所述下導料槽2的上方,所述上導料槽1、下導料槽2傾斜布置,且所述上導料槽1的傾斜角比所述下導料槽2的傾斜角大,所述上導料槽1的上部進口與容納開口朝下的訂書針的第一進料口連接,所述下導料槽2的上部進口與容納開口朝上的訂書針的第二進料口連接,所述上導料槽1的下部出口與所述出料板3的上出料口連接,所述下導料槽2的下部出口與所述出料板2的下出料口連接,所述上出料口位于所述上出料口的正上方,所述上出料口和下出料口上均安裝放料閘門4。
進一步,一個上導料槽和一個下導料槽組成成型單元,所述成型機構還包括輸送帶5,所述輸送帶5與所述出料板平行布置且位于所述上出料口和下出料口的出料方向,成型單元按照輸送帶5運動方向依次并排布置。
進一步,所述成型單元分為下層成型子單元和上層成型子單元,沿著輸送帶5運動方向依次布置下層成型子單元、上層成型子單元,所述下層成型子單元和上層成型子單元的數量相等,所述上層成型子單元的下出料口位于所述下層成型子單元的上出料口的上方。
本實施例中,開口朝下的訂書針從第一進料口進入所述上導料槽1,開口朝上的訂書針由第二進料口進入下導料槽2,通過訂書針本身的重力作用下,分別到達上出料口和下出料口,當需要進行上下堆疊時,打開放料閘門4設定的時間,讓開口朝下的訂書針通過上出料口,同時讓開口朝上的訂書針通過下出料口,由于是同時進行,開口朝下的訂書針剛好位于開口朝上的訂書針上;
對于某一個成型單元而言,按照設定的時間打開或關閉放料閘門4,可以實現一個開口朝下的訂書針和另一個開口朝上的訂書針的山下堆疊。
堆疊后的兩個訂書針可以選擇放置在輸送帶上,如果在輸送帶側邊設置多個成型單元,則可以連續的堆疊,例如設置了5個成型單元,可以進行5個連續的堆疊。
更進一步,堆疊可以進行上下層的設計,按照輸送帶的運動方向,先設置下層成型子單元,后設置上層成型子單元;例如5個下層成型子單元,形成連續的5個下層堆疊;通過放料閘門4的控制,可以在所述5個下層堆疊的基礎上,增加5個上層堆疊,這樣實現了上下層的自動堆疊。
綜上所述,采用了機械機構的方式,替換了現有的人工的方式,大大降低勞動強度、并提升了工作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南,未經葉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727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