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速飛輪、飛輪組及自動離合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71531.4 | 申請日: | 2013-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146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廣勇;胡覺凡;李衛東;彭磊;韓建平;惠雪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15/30 | 分類號: | F16F15/30;F16D25/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張超 |
| 地址: | 710032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速 飛輪 自動 離合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速飛輪、飛輪組及自動離合機構。
背景技術
通常飛輪結構為圓餅狀,在轉速一定時,其心部應力最大,外緣應力最小,這主要由于飛輪每一處離心應力都要由飛輪心部承受,當直徑與寬度確定的情況下,也就是目標值轉動慣量確定的情況下,轉速越高心部應力越大,如果超出許應應力的話,就不得不降低飛輪直徑,降低飛輪直徑固然能降低離心應力,但同時也降低飛輪轉動慣量,因為它們都于直徑的平方有關,為彌補轉動慣量減少同時滿足許應應力,就要加大飛輪寬度,研究表明圓餅狀這種飛輪結構轉速越高飛輪的寬度增加越大,飛輪的重量也越大。高速飛輪加減重孔會使減重孔周圍形成很大的應力集中,靠提高材質會得不償失,同時減重孔在高速情況下增大風阻,不利于蓄能利用。由此可見,飛輪結構為圓餅狀其使用有一定局限性,適宜于低速,在高速情況下使用時顯得笨重。另外在高速時,飛輪軸不能太細,否則易形成軸的共振,但太粗時軸承不易選擇,由此可見高速飛輪的設計與低速飛輪的設計差別很大。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飛輪用于高速的場合越來越多,高速時飛輪的離心應力影響飛輪設計的比重很大,此時傳統的結構形式如圓餅狀、加減重孔等形式實現大慣量同時降低質量比較困難。
傳統飛輪結合形成飛輪組時,飛輪之間一般采用螺栓連接,特別是對于大型飛輪由于連接螺栓較多,當飛輪組的慣量要求變化時,飛輪連接或脫開時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下,另外飛輪上由于有螺栓孔,在高速時螺栓孔形成應力集中,因此這種飛輪連接形式也不適于高速場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速飛輪、飛輪組及自動離合機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速飛輪,其特征在于:?
包括飛輪,所述飛輪厚度從飛輪中心沿半徑至外緣遞減,所述飛輪外緣中部設置有凹槽。
所述飛輪沿半徑的剖面所呈梯形的梯形斜度為7°;
所述飛輪軸直徑為d1,飛輪的內孔直徑為d2,飛輪的裝軸承處直徑為d3,凹槽寬度為b,飛輪外緣寬度為B,飛輪外徑為D1,凹槽內徑為D2,其關系為:
d2=d1+5mm,d3≥2d2,b=0.4B,D2=0.6D1。
一種利用上述高速飛輪的飛輪組,?包括飛輪軸承、多個串聯的飛輪、滑套、飛輪軸、箱體、內齒和外齒;其中,所述飛輪通過飛輪軸承支撐于箱體內,飛輪軸從多個串聯的飛輪的中心孔中穿過,滑套設置于飛輪軸上,滑套上的外齒與飛輪上的內齒相連。
所述滑套通過設置于其上的內花鍵與設置于飛輪軸上的外花鍵相連。
一種利用上述的高速飛輪和上述的飛輪組的自動離合機構,其特征在于:
包括環行槽、氣缸、撥叉和撥叉軸;其中,
所述撥叉設置于滑套中的環行槽內并與撥叉軸相連,氣缸與撥叉軸相連,氣缸與撥叉軸均設置于箱體(8)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有別于傳統的飛輪結構形式及結合、脫開方式,在實現大慣量同時降低質量,同時可實現飛輪組自動離合,尤其在高速及高效的場合效果明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剖視圖,飛輪與飛輪軸處于結合狀態;
圖2是本實用新型飛輪與飛輪軸處于脫開狀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自動離合裝置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剖視圖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為:
1—飛輪軸承,2—飛輪,3—滑套,4—飛輪軸,5—氣缸,6—撥叉,7—撥叉軸,8—箱體,9—凹槽,10—內齒,11—外花鍵,12—環行槽,13—內花鍵,14—外齒。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屬于基礎部件,可用于需要用高速飛輪作為蓄能的各個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高速飛輪組的飛輪結構形式及自動離合機構,主要用于要求具有高速(一般外緣速度≥120m/s)、大慣量和低質量及要求自動離合場合。
參見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高速飛輪、飛輪組及自動離合機構的結構為:
一種高速飛輪,包括飛輪2,所述飛輪2厚度從飛輪2中心沿半徑至外緣遞減,飛輪2沿半徑的剖面呈梯形,所述飛輪2外緣中部設置有凹槽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經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7153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全伺服驅動的四邊封自動充填包裝機
- 下一篇:一種全自動雙層袋包裝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