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止極柱拉弧的平面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69429.0 | 申請日: | 2013-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217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6 | 分類號: | H01R13/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劍輝 |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止 極柱拉弧 平面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電動車輛充電系統的平面連接器,特別是一種可以防止極柱拉弧的平面連接器
背景技術
專利申請200910086523.1公開了一種電動車充電系統的平面連接器結構,與外接電纜連接的柔性導電帶一端固定在密封腔內。
導向桿在高壓極柱的擠壓下可以在安裝座內移動,從而帶動與導向桿連接的柔性導電帶產生彈性形變,從而使高壓極柱的端面與外接極柱的端面相接觸而導通。
然而,在高壓極柱與外接極柱接觸不是很好的狀況下,例如,高壓極柱的端面并沒有很好地壓靠在外接極柱的端面上時,如果此時通電,由于高壓極柱的端面與外接極柱的端面有間隙,就有可能在高壓極柱的端面和外接極柱的端面之間發生拉弧現象,從而將高壓極柱表面燒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防止極柱拉弧現象發生的一種防止極柱拉弧的平面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止極柱拉弧的平面連接器包括:
安裝座、壓簧、導向桿、到位檢測單元和通電開關,導向桿可移動設置在安裝座上,在導向桿的一端安裝有高壓極柱;壓簧套裝在導向桿上,并位于安裝座與高壓極柱之間;所述結構還包括柔性導電帶,柔性導電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導向桿遠離所述高壓極柱的一端,所述柔性導電帶的另一端與外接電纜相連接;在所述安裝座上形成有一密封腔,所述柔性導電帶和與該柔性導電帶相連接的導向桿的一端密封在該將密封腔內;所述到位檢測單元設置在所述安裝座上,用于檢測所述高壓極柱是否被壓縮至預定的位置;所述通電開關用于根據所述到位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控制所述連接器是否通電。
優選地,所述到位檢測單元為位移傳感器或壓力傳感器。
優選地,所述通電開關設置在所述柔性導電帶上。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到位檢測單元檢測高壓極柱是否被壓縮到預定的位置,并通過通電開關來進控制連接器的通電,當到位檢測單元檢測到高壓極柱被壓縮到預定的位置時,通電開關再接通連接器,這樣就能夠保證高壓極柱的端面與外接極柱的端面壓緊后再通電,從而能夠防止拉弧現象的發生,保護高壓極柱以及外接極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安裝座14、壓簧15、導向桿12、到位檢測單元16和通電開關17,導向桿12可移動設置在安裝座上14,在導向桿12的一端安裝有高壓極柱13;壓簧15套裝在導向桿12上,并位于安裝座14與高壓極柱13之間。外接極柱對高壓極柱13的作用力推動導向桿12移動,并使壓簧15產生彈性形變。
柔性導電帶1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導向桿12遠離高壓極柱13的一端,柔性導電帶11的另一端與外接電纜1相連接;柔性導電帶11在導向桿12的推動下會發生彈性形變。
在安裝座14上形成有一密封腔18,柔性導電帶11和與該柔性導電帶11相連接的導向桿12的一端密封在該將密封腔18內;到位檢測單元16設置在安裝座14上,用于檢測所述高壓極柱13是否被壓縮至預定的位置;檢測單元16還可以設置在密封腔18內可以檢測導向桿12與柔性導電帶11連接端位置的移動。通電開關17用于根據到位檢測單元16的檢測結果控制連接器是否通電。
本實用新型中到位檢測單元16為位移傳感器或壓力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通電開關17設置在所述柔性導電帶11上。使用時通過設置到位檢測單元16檢測高壓極柱13是否被壓縮到預定的位置,并通過通電開關17來進控制連接器的通電。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外接極柱對高壓極柱13的作用力使高壓極柱13產生位移,當高壓極柱13的位移達到到位檢測單元16預定位置時,通電開關17再接通連接器,保證高壓極柱的端面與外接極柱的端面壓緊后再通電,從而能夠防止拉弧現象的發生,保護高壓極柱以及外接極柱。
綜上所述,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電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694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