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有納米氣凝膠毛氈的采油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69227.6 | 申請日: | 2013-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72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米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美橋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9/02 | 分類號: | F16L59/02;F16L58/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24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納米 凝膠 毛氈 油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石油石化行業采油作業技術領域的采油管,特別是一種帶有納米氣凝膠毛氈的采油管。
背景技術
由于采油管的長度一般在幾千米,在油井作業時經常會發生因散熱過快而引發的油品變稠結塊現象,導致采油管堵塞,開裂甚至斷裂,造成極大安全隱患。與此同時,由于油品的高腐蝕性以及地下的潮濕環境,采油管極容易被腐蝕損壞,使用壽命受到極大的限制。
采油管采用高造價的優質合金鋼材料制造,不能輕易廢棄,而對在地下深達幾千米的采油管進行腐蝕修復或去除油污及疏通堵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一個年產量200萬噸的小型油田,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采油管的腐蝕和堵塞,每年需要修復或更換的油管就高達17萬根。以每根的維修成本500元計這也將是一筆天文數字。而采用傳統的保溫或防水防腐材料往往需要足夠的厚度才能發揮作用,而這又受到油井套管直徑的限制。而且傳統材料需要復雜的粘合或噴涂工藝,也使其應用受到限制。因此傳統材料并不能對采油管起到有效的保溫,防水及防腐效果。
因此,開發針對采油管保溫,防水和防腐的新材料和新設計對降低采油成本,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研究目的是發展針對采油管的更輕便,更高效以及更節約的保溫,防水及防腐方法及設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帶有納米氣凝膠毛氈的采油管。本實用新型通過納米氣凝膠毛氈作為保溫、防水及防腐材料包裹采油管,然后采用二氧化硅玻纖布將納米氣凝膠毛氈在采油管表面纏緊。納米氣凝膠毛氈不僅可以避免采油管工作時散熱過快問題,避免由于溫度降低引起油品黏度變大導致的管堵及減輕油品對管內壁的腐蝕。另外其憎水憎油性能使得采油管外部與高腐蝕性的油品及地下潮濕氣氛完全隔離,避免了采油管外壁的腐蝕。利用獨特的直徑設計,在二氧化硅玻纖布的外面再套上一層薄金屬套管,使得采油管和外部功能材料完全密合,中間無任何縫隙。金屬套管和納米氣凝膠毛氈及采油管將形成一個整體,從外觀上看不出任何保溫防水和防腐材料的存在。采用獨特的界面設計,使得橫截面上的納米氣凝膠毛氈,二氧化硅玻纖布及聚四氟乙烯密封塞被封閉的同時,外部薄金屬套管與采油管不直接接觸,切斷冷熱橋。由于采油管在經過包裹處理后與處理前相比內部溫度顯著提高,油品的粘度將明顯降低,因此對抑制采油管內部的堵塞及油污的產生發揮重要作用。本實用新型還能同時有效抑制采油管內外壁的腐蝕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采油管、納米氣凝膠毛氈、二氧化硅玻纖布和薄金屬密封管,采油管的兩端分別帶有內螺紋和外螺紋,采油管兩端的內螺紋和外螺紋能夠相匹配,納米氣凝膠毛氈、二氧化硅玻纖布和薄金屬密封管依次包裹在采油管上。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兩個聚四氟乙烯密封塞,兩個聚四氟乙烯密封塞分別包裹在采油管的兩端并與納米氣凝膠毛氈的兩端相靠近。
更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中,沿采油管的軸向納米氣凝膠毛氈與二氧化硅玻纖布的長度相等,薄金屬密封管的長度大于納米氣凝膠毛氈的長度,兩個聚四氟乙烯密封塞均被薄金屬密封管所包裹。
更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中,薄金屬密封管的兩端在將納米氣凝膠毛氈,二氧化硅玻纖布和聚四氟乙烯密封塞封閉的前提下不直接接觸采油管,薄金屬密封管的兩端均被后續加工成直角,以便將納米氣凝膠毛氈,二氧化硅玻纖布及聚四氟乙烯密封塞裸露的截面封閉。
更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中,采油管的長度包括但不限于9.6米、10米、10.6米和12米,外徑包括但不限于0.073米和0.093米;納米氣凝膠毛氈和二氧化硅玻纖布的長度均比采油管短0.6米;納米氣凝膠毛氈的厚度包括但不限于0.01米和0.005米;二氧化硅玻纖布的厚度包括但不限于0.0001米、0.0002米和0.0003米;薄金屬密封管的材質包括但不限于不銹鋼管、鋁合金管及其他硬質鋼管,種類包括無縫管和有縫管;薄金屬密封管的厚度包括但不限于0.001米、0.002米和0.003米,長度比采油管短0.58米;聚四氟乙烯密封塞的厚度為0.005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美橋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美橋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692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物料轉換裝置
- 下一篇:具有削弧結構的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