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動代步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68679.2 | 申請日: | 2013-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58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陸聲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陸聲揚 |
| 主分類號: | A61G5/06 | 分類號: | A61G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吳懷權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代步 | ||
1.一種電動代步車,其特征在于,包含:
車架,設有操控單元及座椅,以及控制電路、傳動單元,其前方底緣設有數個排由前向后連續延伸的滑輪,并于后方的兩側分別設有主輪,該操控單元連接于控制電路,該傳動單元為電子馬達,其設有一個傳動齒輪,其轉動的速度互相協調以及各種動向經由控制電路來控制;
叉輪單元,設于車架的后緣兩側,為包括避震器的獨立懸掛系統,其設有由中心向外延伸且在圓周方向相隔的數個支夾臂,于所述各夾臂端部分別設有副輪,通過操控單元經控制電路,使傳動單元的傳動齒輪帶動叉輪單元的副輪的轉動,從而使電動代步車得以于平坦路面行走,或借助操控單元的操控,使傳動單元帶動叉輪單元的夾臂的轉動,使電動代步車得以構成爬坡或攀爬樓梯的功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代步車,其特征在于,車架的前緣設為如雪橇般上仰的彎弧段,于爬坡或攀爬樓梯時,借助彎弧段將電動代步車前端些微抬起以利爬升。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代步車,其特征在于,車架前方底緣至少設為三排的滑輪,使滑輪由前向后呈漸大的圓徑,且使其中左右兩排的滑輪設至與主輪并排的位置,中央排的滑輪則再向后呈漸小的圓徑延至適當的長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代步車,其特征在于,操控單元為一個T形桿,其水平段兩端設有握把及煞車裝置,垂直段設有一個壓桿,以供操控叉輪單元。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代步車,其特征在于,座椅設有一個地球儀水平裝置,以供保持座椅的平衡。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代步車,其特征在于,叉輪單元的夾臂由上殼及下殼所組成,于其中的下殼延伸一個空心軸管,于該空心軸管套置一個定位管后,于空心軸管的另端設有第一從動齒輪,其中,定位管的內緣設有軸承,且使定位管連接于車架,該空心軸管的內緣套置有軸承,以供一個中心軸穿設于該空心軸管,于該中心軸位于夾臂端設有主齒輪,使主齒輪固定于夾臂的中心位置,另端則設有第二從動齒輪,而各夾臂內設有數個相互嚙接的惰性齒輪,使前端的惰性齒輪嚙接于主齒輪,末端的惰性齒輪則嚙接于夾臂端部所設的副輪,通過操控單元經控制電路,使傳動單元的傳動齒輪接觸于第一從動齒輪,使夾臂轉動,或接觸于第二從動齒輪,借助主齒輪及各惰性齒輪的傳動,使夾臂端部所設的副輪轉動。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代步車,其特征在于,叉輪單元的主齒輪與副輪之間,能夠借助皮帶或鏈條連接于各副輪,借助主齒輪及皮帶或鏈條的傳動,使夾臂端部所設的副輪轉動。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動代步車,其特征在于,上殼及下殼分別設有弧突部,借助突露的惰性齒輪增加磨擦力,使爬坡或攀爬樓梯更為順暢。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動代步車,其特征在于,弧突部設為不同的圓弧面,由主齒輪端向副輪端以大、小圓弧面漸序排列。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代步車,其特征在于,控制電路及傳動單元的工作電源,由能夠充電的電池模塊所供應。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代步車,其特征在于,設于車架前方的主輪,能夠將其設為后方具有夾臂及副輪的叉輪單元,以構成另一種型態的電動代步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陸聲揚,未經陸聲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6867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艾灸托盤
- 下一篇:急診科護理用可供氧式床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