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相似模擬試驗的圍巖裂隙監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66411.5 | 申請日: | 2013-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75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宏亮;華心祝;楊科;陳登紅;周亙儒;張忠浩;金聲堯;鞠俊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00 | 分類號: | G01N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 地址: | 232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相似 模擬 試驗 圍巖 裂隙 監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用于相似模擬試驗的圍巖裂隙監測裝置,用于監測試驗過程中巷道圍巖裂隙產生的時間和位置,屬于煤礦開采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通過相似模擬試驗可以得到受采動影響下巷道圍巖裂隙產生、發展、貫通破壞的規律。研究巷道圍巖裂隙的演化有利于了解巷道圍巖內部破裂的情況,為確定巷道的支護形式和參數提供依據。
目前相似模擬試驗中,巷道圍巖的應力、應變可采用應變片和電阻應變儀進行測量,存在的問題是巷道圍巖裂隙產生過程不易監測。目前采用的地震波CT技術等方法存在數據采集不穩定、結果分析較復雜和費用較高的問題,不利于在高校試驗中普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相似模擬試驗中監測巷道圍巖裂隙產生過程的裝置。該裝置既能監測圍巖裂隙產生的時間,又能測出裂隙產生的位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相似模擬試驗的圍巖裂隙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由顯示電路模塊和監測電路模塊構成。
進一步,所述顯示電路模塊穩壓塊LM317的電壓輸出端接電阻R1一端,電阻R1另一端與二極管D1的正極相連,二極管D1的負極依次串接二極管D2、二極管D3、二極管D4、二極管D5、二極管D6、二極管D7、二極管D8、二極管D9、二極管D10;二極管D1的負極接二極管D2的正極,二極管D2的負極接二極管D3的正極,二極管D3的負極接二極管D4的正極,二極管D4的負極接二極管D5的正極,二極管D5的負極接二極管D6的正極,二極管D6的負極接二極管D7的正極,二極管D7的負極接二極管D8的正極,二極管D8的負極接二極管D9的正極,二極管D9的負極接二極管D10的正極;
所述二極管D10的負極與滑動變阻器R2一個固定端相連,滑動變阻器R2的滑動端、滑動變阻器R2的另一個固定端與二極管D11的正極相連;二極管D11的負極與開關S一端相連,開關S的另一端與電源負極相連;
所述穩壓塊LM317的電壓輸入端與電源正極相連,穩壓塊LM317的電壓調節端與穩壓塊LM317和電阻R1之間的連線相連;
所述電阻R1與二極管D1之間的連線引出一接線端a,所述二極管D1與D2、二極管D2與D3、二極管D3與D4、二極管D4與D5、二極管D5與D6、二極管D6與D7、二極管D7與D8、二極管D8與D9、每兩個二極管之間的連線上分別引出一接線端,分別記b、c、d、e、f、g、h、i、j,所述二極管D10的負極與滑動變阻器R2之間的連線引出一接線端k;
所述接線端a~k通過11芯灰排線與以斷裂絲長度的10等分點1~11相連。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斷裂絲直接安置于模擬巷道的圍巖中,當試驗開始后,能夠全程監測巷道圍巖裂隙產生過程,具有結構簡單,實驗成本低,測試結果直觀,易于統計,為試驗提供了準確的試驗數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模擬巷道截面圖,
圖中1A、紅色發光二極管組,2A、綠色發光二極管,3A、開關,5A、11芯灰排線,6A、模擬巷道,7A、斷裂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結構進行說明,以便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顯示電路模塊和監測電路模塊構成,采用48V直流電源供電。穩壓塊LM317的輸出端接電阻R1一端,電阻R1另一端與二極管D1的正極相連,二極管D1的負極依次串接二極管D2、二極管D3、二極管D4、二極管D5、二極管D6、二極管D7、二極管D8、二極管D9、二極管D10;所述二極管D1的負極接二極管D2的正極,所述二極管D2的負極接二極管D3的正極,二極管D3的負極接二極管D4的正極,二極管D4的負極接二極管D5的正極,二極管D5的負極接二極管D6的正極,二極管D6的負極接二極管D7的正極,二極管D7的負極接二極管D8的正極,二極管D8的負極接二極管D9的正極,二極管D9的負極接二極管D10的正極;上述電阻R1采用100Ω定值電阻,二極管D1~D10均采用紅色發光二極管。
所述二極管D10的負極與滑動變阻器R2一個固定端相連,滑動變阻器R2的滑動端、滑動變阻器R2的另一個固定端與二極管D11的正極相連;二極管D11的負極與開關S一端相連,開關S的另一端與電源負極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664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納米碳酸鈣的表面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角度檢查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