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氧化風噴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64378.2 | 申請日: | 2013-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776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斌;鄒義舫;馬廣武;鄧松林;劉國鋒;李轉麗;徐增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航泰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0 | 分類號: | B01D53/80;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劉春成;溫泉 |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豐臺區西***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氧化 噴出 裝置 | ||
1.一種氧化風噴出裝置,包括氧化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風噴出裝置還包括:螺旋導流器和多孔外殼;
所述多孔外殼包括上頂面外殼和側面外殼,所述側面外殼上有多個排氣孔,所述上頂面外殼有第一中心孔,所述多孔外殼通過所述第一中心孔與所述氧化風管連接;
所述螺旋導流器位于所述多孔外殼內,并與所述上頂面外殼連接,所述螺旋導流器包括多個固定螺旋葉片、和托板,所述多個固定螺旋葉片以所述托板的中心為軸呈放射狀豎直設置在所述托板上,所述固定螺旋葉片的上表面與所述上頂面外殼連接,所述固定螺旋葉片的下表面固定在所述托板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風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個排氣孔中的任一排氣孔為圓形、方形、錐形或多邊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風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個固定螺旋葉片中的任一固定螺旋葉片為圓弧型葉片。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風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個圓弧型葉片中的任一圓弧型葉片沿逆時針方向前彎。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風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導流器還包括:第一法蘭和第二法蘭;所述第一法蘭與所有所述固定螺旋葉片內周端的上表面連接,所述第二法蘭與所有所述固定螺旋葉片外周端的上表面連接,所述第一法蘭與所述上頂面外殼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第二法蘭與所述上頂面外殼通過螺栓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風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導流器還包括:錐套和底板;
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托板的下方,
所述托板的中心設置有第二中心孔,所述底板的中心設置有第三中心孔,
所述錐套與所述托板和所述底板通過焊接相連接地穿過所述第二中心孔和所述第三中心孔,
所述錐套與所述固定螺旋葉片的內周端側面相接,所述錐套上設置有一個或者多個減壓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氧化風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減壓孔在所述錐套上的設置位置低于所述托板的外周緣位置;
所述錐套的尖部還穿過所述第一中心孔伸入所述氧化風管內;
所述固定螺旋葉片的與所述錐套相接的內周端側面還包括一相對于上表面傾斜且不與所述錐套相接觸的斜面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氧化風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導流器還包括:多個第二加強筋;
所述多個第二加強筋中的任一第二加強筋與所述錐套和所述底板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氧化風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導流器還包括:在所述底板的周向邊緣上間隔設置的多個螺旋連接板。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氧化風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托板相對于所述水平面來說傾斜設置,所述托板的中心部位置高,周邊部位置低。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氧化風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個螺旋連接板與所述側面外殼設置有間隙;
所述多個螺旋連接板中任一螺旋連接板以相對于水平面傾斜角度為35~55度的方式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航泰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航泰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6437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