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消泡劑生產設備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62877.8 | 申請日: | 2013-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257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朱明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鑾威化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馬鞍***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泡劑 生產 設備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消泡劑生產設備結構。
背景技術
在許多工業生產中,泡沫是一普遍存在的現象與問題,所以消泡劑對于確保工業生產高效運轉的重要性已逐漸為人們所認識。近年來,消泡劑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石油化工、制漿造紙、紡織印染、食品加工、制藥發酵、涂料油墨、水處理等工業生產中;但是目前在消泡劑的生產過程中由于結構上存在的問題,設置的不合理,導致生產效率低,設備投入大,在產生過程中容易產生污染,不能滿足現代工業化生產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消泡劑生產設備結構,包括聚合攪拌釜、電子泵和膠體磨;所述聚合攪拌釜上端設有進料口及攪拌機構,下端設有出料口;所述電子泵與膠體磨通過管道連通;所述電子泵通過管道連通聚合攪拌釜的底端,所述膠體磨通過管道連通聚合攪拌釜的上端。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前述的消泡劑生產設備,為了使對混合物料進行升溫加熱,將物料進行充分反應,所述聚合攪拌釜內壁設有加熱盤管,在其盤管內通入高溫水,進行加熱。
進一步的,前述的消泡劑生產設備,為了提高攪拌聚合的效率,所述攪拌機構具有上中下三組攪拌槳葉,三組攪拌槳葉的數量不完全相同。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消泡劑生產設備結構,結構新穎,操作方便,在生產過程中無廢氣和廢液的產生,降低了工人了勞動強度,大大的提高工人的勞動效率,節約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本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消泡劑生產設備結構,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聚合攪拌釜1、電子泵2和膠體磨3;所述聚合攪拌釜1上端設有進料口4及攪拌機構5,下端設有出料口6;所述電子泵2與膠體磨3通過管道連通;所述電子泵2通過管道連通聚合攪拌釜1的底端,所述膠體磨3通過管道連通聚合攪拌釜1的上端;所述聚合攪拌釜1內壁設有加熱盤管7,所述攪拌機構5具有上中下三組攪拌槳葉8,上下兩組各具有三個攪拌槳葉8,中組具有兩個攪拌槳葉8。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工作狀況是在帶有加熱盤管的聚合攪拌釜1內加入消泡劑的配料,開啟加熱盤管7上的熱水入口閥門,對聚合攪拌釜1加熱,在升溫后,啟動攪拌機構5對配料進行攪拌及初級乳化,啟動電子泵2,帶動消泡劑進入膠體磨3再進行進一步的乳化,之后從聚合攪拌釜1上端回到聚合攪拌釜1內,繼續攪拌,依此重復進行,當消泡劑乳化充分并攪拌均勻后,由聚合攪拌釜1底部的出料口6放出,利用儲存容器收集。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鑾威化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鑾威化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6287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