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壓操作快速接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61901.6 | 申請日: | 2013-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606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陸蘇花;胡嘉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精藝閥門管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37/38 | 分類號: | F16L37/38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劉鳳欽;林輝 |
| 地址: | 315193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操作 快速 接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快速接頭,尤其是一種可以高壓帶壓操作的快速接頭。
背景技術
在液壓管路連接中,快速接頭的應用十分廣泛,這是一種不需要借助工具就能實現管路連通或斷開的接頭,給液壓系統的安裝和維護帶來極大的便利。
如申請號為201120067425.6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液壓快速接頭,包括公接頭和母接頭組件,母接頭組件包括接頭體、套接體和活動套殼,套接體一端固定套設在接頭體一端外側,接頭體內設置有閥瓣及設置在閥瓣對應套接體一側的壓縮彈簧,然而,由于液壓系統的特殊性,上述這種快速接頭,兩個陰陽接頭對接時,連接的兩個管路內存在較大的背壓,這個背壓直接作用在快速接頭的閥瓣上。而閥瓣的面積較大,閥瓣需要克服的壓力很大,用手操作閥瓣使其移動從而導通管路在實際操作中十分困難,必須將管路中的液體壓力釋放后才能進行插拔,給連接工作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帶壓操作快速接頭,滿足帶壓操作的需要,可實現管路的輕松連接。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壓操作快速接頭,包括中空的陽接頭體,緊配在陽接頭體前端內側的閥芯,連接在陽接頭體后端的用于與管路連接的接頭帽,所述閥芯封閉陽接頭體前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設置在陽接頭體內的第一彈簧座,所述第一彈簧座包括位于后部的與所述陽接頭體內側固定的定位套,以及位于前部的中空的彈簧座套管,所述定位套的直徑自與陽接頭體的連接處逐漸減小;一閥座,所述閥座包括固定座和位于固定座前部的閥座套管,所述固定座外側與所述定位套的后端內側緊配并且直徑自與定位套的連接處向前端逐漸減小,所述閥座套管與固定座內腔連通并插入到彈簧座套管內后延伸出彈簧座套管的前端;所述定位套的側壁上設有將固定座和定位套之間的定位套內腔部分、第一彈簧座和陽接頭體之間的陽接頭體內腔部分連通的第一通孔;一與閥芯抵接的第一頂桿和一第二頂桿,上述兩個頂桿直徑均小于閥芯的直徑,所述第一頂桿包括位于前部的用于推動閥座套管的第一推壓部以及位于后部的穿入到閥座套管的推動桿,所述第二頂桿從固定座內腔延伸入閥座套管內,所述第二頂桿上設有能封閉固定座前端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被向后推動一定距離時固定座內腔與閥座套管內腔連通,第二頂桿位于突出部和前端之間的部分直徑小于閥座套管,所述閥座套管靠近固定座的位置開設有至少一個連通定位套內腔和閥座套管內腔的泄壓孔;所述第一頂桿上設有保持第一頂桿具有推動閥芯向前端移動趨勢的第一復位彈簧,所述閥座套管上設有保持閥座具有向前端移動趨勢的第二復位彈簧,所述第二頂桿位于突出部后部的部分上設有將突出部壓向固定座前端內側的第三復位彈簧;第二頂桿前端和推動桿后端之間的距離小于閥座套管前端與第一推壓部后端之間的距離。
第一復位彈簧優選的設置方式為,所述第一頂桿上位于第一推壓部前的位置設有直徑大于第一推壓部的彈簧抵接部,所述彈簧抵接部與閥芯抵接,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一端與多數彈簧抵接部抵接,另一端與所述彈簧座套管的前端抵接。
第二復位彈簧優選的設置方式為,所述閥座套管位于彈簧座套管前的部分外側固定有限位塊,所述第二復位彈簧的一端抵接在限位塊,另一端抵接在彈簧座套管內側后端。
所述限位塊通過軸用卡圈與閥座套管固定。
第三復位彈簧優選的設置方式為,所述固定座內位于突出部后部間隔地固定有第二彈簧座,所述第二彈簧座內腔的直徑大于第二頂桿的位于突出部后部的部分的直徑,所述第三復位彈簧的一端抵接在突出部的后端,另一端抵接在第二彈簧座的后端。
所述第二彈簧座外徑向前逐漸增大,所述第二頂桿的后端與第二彈簧座后端內側緊密配合,所述第二彈簧座的側壁上開設有至少一個將接頭帽內腔和第二彈簧座內腔連通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頂桿的前端設有直徑與閥座套管內徑適配的第二推壓部,與推動桿的后端配合,便于第一頂桿推動第二頂桿。
所述定位套的后端具有環形突起,所述環形突起的前、后兩端分別與陽接頭體和接頭帽的內側壁抵接,由此定位套和陽接頭體位置相對固定。
所述突出部呈前端直徑小于固定座前端內徑而后端直徑大于固定座前端內徑的圓臺形,,所述突出部和固定座前端內側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突出部的外周面與所述密封圈內側緊密配合以封閉固定座前端,在推動的過程中,突出部的外側錐面部分壁逐漸不再與固定座前端一密封圈內側抵接,使得固定座內腔中的液體可進入到閥座套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精藝閥門管件有限公司,未經寧波精藝閥門管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619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低噪助聽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音頻電路、移動終端及檢測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