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薄陶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61338.2 | 申請日: | 2013-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21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蘇世進;馮俊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晉江市舒適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F13/072 | 分類號: | E04F13/07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陳智海 |
| 地址: | 3622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薄陶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濕貼陶板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和材料的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的新型薄陶板。
背景技術
陶板結構已為公知,包括干掛陶板和濕貼陶板,干掛陶板是利用金屬等掛件固定安裝在墻面等處的被安裝裝置上,工藝簡單,但是干掛陶板的結構復雜,成本高,所以濕貼陶板的應用更加廣泛。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1220253522.9公開一種建筑用節能環保陶板,包括陶板主體,該陶板主體背面設有均勻分布的復數個燕尾槽,且該陶板主體一端設有勾體,而所述陶板主體另一端則設有與上述勾體相適配的勾槽。該陶板所述燕尾槽、勾體及勾槽結構的設計,使得其在建筑外墻上拼接安裝更方便穩固,尤其是當用水泥濕法將其鋪掛安裝到墻體上時,水泥嵌入燕尾槽內,當水泥硬化后,燕尾槽與水泥緊緊咬合,整塊陶板通過水泥與墻體牢牢粘結在一起。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市場上的這種燕尾槽式陶板經常會出現脫落或易斷裂的情況,前者是由于燕尾槽與陶板的結合力相比陶板的重力不足,主要是燕尾槽深度相對于陶板厚度的占比不夠造成的;后者是由于陶板的強度不夠,主要是燕尾槽的深度相對于陶板厚度的占比過高造成的。總而言之,是由于結構和材料的利用效率低,合理性差引起的,而且燕尾槽深度相對于陶板厚度的占比在薄陶板中的影響更加顯著。
鑒于此,本案發明人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身強度、與膠凝材料的結合強度和整體性能均有效增強的新型薄陶板。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薄陶板,包括具有燕尾槽的薄陶板本體,所述燕尾槽的深度占所述薄陶板本體的總厚度的比值為0.21-0.33。
上述燕尾槽的深度占所述薄陶板本體的總厚度的比值為0.26-0.28。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薄陶板,突破傳統薄陶板厚度分配的構造形式,綜合薄陶板的理論受力分析、薄陶板與膠凝材料的結合方式和實踐檢驗,總結出可高效提高薄陶板結構和材料的利用效率的燕尾槽深度比值,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薄陶板,其結構和材料的利用效率顯著提高,自身強度、與膠凝材料的結合強度和整體性能均有效增強,構造新穎,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薄陶板本體???????????????11-燕尾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薄陶板,如圖1所示,包括具有燕尾槽11的薄陶板本體1。
改進之處在于,燕尾槽11的深度占薄陶板本體1的總厚度的比值為0.21-0.33,綜合薄陶板的理論受力分析、薄陶板與膠凝材料的結合方式和實踐檢驗,總結出可高效提高薄陶板結構和材料的利用效率的燕尾槽深度比值。
為了進一步增強提高本實用新型結構和材料的利用效率,增強自身強度、與膠凝材料的結合強度和整體性能,優選地,燕尾槽11的深度占薄陶板本體1的總厚度的比值為0.26-0.28。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薄陶板,燕尾槽的深度占薄陶板本體的總厚度的比值優選為0.26-0.28,也可根據實際要求選取比值范圍0.21-0.33內的其它數值;燕尾槽的開口和槽底的寬度與燕尾槽的深度的比值可根據實際要求進行調整和設計;燕尾槽的具體尺寸、數量和分布形式等可根據實際要求進行調整和設計;薄陶板本體為現有的厚度為6-7mm的陶板。
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圖示和實施例,任何人對其進行類似思路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晉江市舒適陶瓷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晉江市舒適陶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6133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